劉小寶
【摘?要】高中階段是青春期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隨著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變化,同男生相比,高中女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更為突出,嚴重影響著她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只有針對她們的生理心理特征,學校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給予科學有效的疏導和教育,才能幫助她們順利度過青春期、增強學習的信心,促使其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中女生;存在問題;教育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一)早戀問題
青春期的女生,隨著生理發(fā)育、性機能成熟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從心理上會對異性產(chǎn)生好奇與向往,由于她們思想比較單純,情感脆弱而又缺乏理性,就容易形成早戀。如:喜歡關注男生,跟男同學單獨交往等,以致學習興趣下降,追求虛榮,注重打扮,最終導致輟學、離家出走、自殘等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處于青春期階段的女孩子,外界環(huán)境、他人看法等因素都會引起其情感波動,如果沒有獲得及時的紓解,那些堆積在心里的情緒就會變成讓她們難以承受的壓力,不利于積極心態(tài)的養(yǎng)成。 (二)人際關系問題
1.同學間的關系問題。高中女生內(nèi)心有強烈的交友需要,但由于她們自我意識太強,同學關系不融洽;即便有些女同學看似關系非常密切,但她們往往是因為玩?;蛘咂渌蚵?lián)系在一起的。
2.與父母關系的問題。主要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溝通。有的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我們說女孩子要富養(yǎng),不僅僅是說物質(zhì)生活,精神層面的教育尤為重要,父母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應當體察到孩子細微的情緒變化,傾聽孩子的心聲,當父母能夠?qū)⒆拥木褚约扒楦薪o予關注時,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的用心良苦,愿意在父母的幫助下釋放不良的情緒。
3.與教師的關系問題。高中女生心理特別脆弱,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理解。但是,有的教師只顧教學,不親近學生、不與學生交談,使她們的心理需求得不到重視。因此,她們課堂上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出現(xiàn)抵觸情緒,頂撞老師、違紀曠課等。內(nèi)向的孩子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由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日益改變的,想要孩子能夠養(yǎng)成落落大方的個性,父母要從旁悉心指導,對孩子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心態(tài)上的鍛煉等都要有所關注。青春期的女孩心思敏感,脆弱,父母要正確意識到這個問題,同時給孩子適當?shù)囊龑?,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深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幫助孩子排解負面的情緒,幫助孩子能夠以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投身入學習和生活當中。
(三)學業(yè)問題
一方面,課業(yè)任務繁重,學習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復雜的心理使她們學習目標不明確,認為“打工也可以掙錢”“嫁個好男人就可以改變一生”等錯誤看法,使她們失去了學習信心,得過且過,從而放棄學業(yè)。
(四)安全問題
由于高中女生社會經(jīng)驗不足,在人際關系問題、早戀問題、學業(yè)問題等方面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很大,社會適應能力不強,因此,諸如:暴力威脅、尋釁滋擾、不良誘惑、性侵等被侵害事件時有發(fā)生。
二、教育策略
(一)開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正確對待早戀
早戀問題會嚴重影響她們的學習和生活。學校應該積極開展青春期教育講座,進行個別輔導與心理咨詢;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團隊活動中教師要滲透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的內(nèi)容。家長,尤其是當母親的更應該給孩子講清楚青春期的常識,指導孩子注意生理和心理衛(wèi)生,消除顧慮,全身心投入學習。家校配合,幫助她們建立正確的友誼觀,用全新的戀愛觀和人生觀對女生進行性道德教育,培養(yǎng)其健全、和諧的心理品質(zhì),樹立自信,努力學習。
(二)學會正常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既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可以增強學習的信心,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因此,老師和家長要教育女生在人際關系交往中樂觀開朗、心胸寬闊,多接觸、多溝通,男女同學之間正常交往,在感情上把握分寸,善意地欣賞他人,幫助他人;諒解和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主動溝通,消除代溝。使她們與同學、老師、家長之間,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
(三)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推動學習的內(nèi)在力量,也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一個學生,如果能夠?qū)λ鶎W科目有濃厚的興趣,那她就會心無旁騖,專注學習。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學習的黃金時期,教師要針對女生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關心、愛護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及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教學活動中,要多采用鼓勵、贊揚、期待、肯定等方式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她們?nèi)硇耐度氲綄W習中去。
(四)加強養(yǎng)成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在學校,教師要教育學生嚴格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穿著打扮、言行舉止要得體大方,不盲目攀比、趕時髦,不輕易單獨約會陌生網(wǎng)友,牢固樹立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當受到不法侵害時,要及時報告老師和家長或報案,防患于未然;在家里,父母要教育孩子發(fā)揚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多向孩子傳授一些交友、遇事、禮儀的常識,積極引導,耐心細致地教育,以提高她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外出務工的父母要經(jīng)常與班主任、監(jiān)護人電話聯(lián)系,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每到孩子生日、周末時要給孩子打電話,關心、鼓勵、引導、教育孩子如何學習、生活,有了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小事,孩子會倍感溫馨或欣慰,有利于增強學習信心。
總之,高中階段是女生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老師和家長要轉(zhuǎn)變角色和教育觀念,做孩子的朋友,全社會要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只有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有的放矢,齊抓共管,才能確保她們順利度過青春期,幫助她們樹立自尊自信,做陽光、美麗、健康、上進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