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教育是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影響最深遠的教育階段之一。初中教育在小學教育和高中教育之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在數(shù)學教學上,更是要將小學教育中的具象化思考模式,轉變?yōu)槌橄蠡伎寄J剑箤W生的思考模式從少兒模式向成人階段模式的重要階段。所以,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上應用分層異步教學法是對初中教育的最好嘗試之一。本文將簡述在初中數(shù)學階段應用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具體實施策略,并對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內涵和作用進行闡述,希望能對初中數(shù)學教師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分層異步教學法;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施策略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是存在著客觀差異的。這種差異有些表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能力上,有些表現(xiàn)在學生的基礎水平上,有些則表現(xiàn)在學生的知識背景上。這樣的客觀差異的存在,也就導致了單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同樣的,單一的教學目標也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實現(xiàn)的。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節(jié)奏更快的教學模式,但是對于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對每個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講解。為了尊重學生的這種個體差異,也為了實現(xiàn)因材施教,就需要在初中數(shù)學教育教學中引入分層異步教學法。
一、 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內涵和作用
1. 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內涵
分層異步教學法是要將接受教育的一方,根據(jù)其能力大小和水平的高低進行一定的層次劃分,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標準,讓學生能夠在屬于自己的層次內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并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切實的提高。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科學的原則和規(guī)律,從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習能力、接受理解能力、知識背景等方面著手,在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劃分。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也要遵循一定的科學原則,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來達到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享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目的。
2. 分層異步教學法的作用
分層異步教學法是正視了每個學生能力上的不同和差異,并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在每個學生原有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教育。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讓處于成績中下層的學生也能夠得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的教育,讓自己的成績有所提高,有效地提高全體學生的成績水平。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教師找到深入了解學生的渠道,也讓教師得到了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在溝通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平和的心態(tài)和優(yōu)秀的品質,同時也讓學生有了參與團隊合作和增進學生友誼的機會。
同時,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它能夠督促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自己的教育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也便于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提高了教師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總之,分層異步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和教師都有極大的幫助,也能夠提高學生和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 分層異步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 對學生進行分層
分層異步教學法首先要求教師要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姆謱犹幚怼_@種標準主要依據(jù)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基礎水平和知識背景。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前,教師先要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保證對每一個學生都有清晰的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分層,才能保證分層的正確和科學。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shù)的乘除法的時候,就要事先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于掌握得很好的學生來說,可以進行變形教學;而對于掌握得不好的學生,就要對他們進行基礎知識教學。通過這樣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接受適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教育,并在自己所在水平上有所提高。
2. 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教師在進行學生分層之后,就要對教學目標進行適當?shù)姆謱?。因為每一層次的學生的能力存在差別,就需要教師對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可以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的教育,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不會受到學習效率上的限制,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也不會造成揠苗助長的效果。
例如:對于接受能力強、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多為他們安排有提高和拓展內容的訓練;對于基礎較薄弱、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就要對他們加強基礎能力的訓練,對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多重復講解;對于處于中游的學生,就要對他們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一定難度的提升,可以多為他們安排一些在基礎知識上的變形。通過這樣的對教育目標的分層,達到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的。
3. 對作業(yè)布置進行分層
為學生們布置作業(yè),是每一節(jié)教學內容結束之后,幫助學生加強對教育內容掌握的方法。教師要對每個層次的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yè)內容,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對作業(yè)的布置也要遵循由簡單到困難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有遞進式的提升。例如: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要布置最基礎的知識點作業(yè);對基礎好的學生,要布置有提高性和拓展性的作業(yè);對基礎處于中間的學生,要布置在基礎知識點上進行適當變形的作業(yè)。通過有差異的作業(yè)布置,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就達到了提高學生數(shù)學水平的目的。
三、 總結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引入分層異步教學法,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嘗試,也是對初中數(shù)學教師的一大考驗。為了將這種教學方法以最好的方式運用于具體教學中,教師就要在課下做大量的輔助工作,對學生要有明確的了解,對教學內容要有清晰的認識,對教學進度要有絕對的把握。在這些工作都完成的基礎上,還要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并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爭取盡最大化的努力提高初中數(shù)學的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勝.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微[J].學苑教育,2017(18):48.
[2]何建美.初中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21):65-66.
[3]湯根芽.初中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運用淺談[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9(5):181-182+184.
[4]徐仁忠.尊重“差異”的存在贏在“有效”的生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課堂中的應用[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3(14):100.
作者簡介:趙福來,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qū)龍廣鎮(zhèn)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