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師需重新定位英語語法的教學地位,糾正以往應對考試的教學理念,改進英語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如何有效地學習英語語法知識。英語語法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必要前提,通過語法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認識和分析英語的組成結構,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因此,如何更好地進行英語語法教學,促使學生有效地掌握語法知識,這就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教學策略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蔣宇,黑龍江省綏化市第一中學。
前言
語法知識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一直是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問題。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更扎實地掌握語法知識成為英語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就之前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弊端,提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以期為日后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有所幫助。
一、提升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
對于高中生而言,感興趣的知識內容他們才會積極地思考和探索,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獲取相關知識。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語法教學工作過程中,需通過新穎性、實踐性、形象性等方式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動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營造出情境氛圍,激發(fā)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思考語法問題,進而切實掌握英語語法知識。
教師若想利用情境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首先就構建良好的語法教學情境,促使情境與語法知識相融合,營造出一種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這能夠大大地增強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師將語法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即將語法知識滲透在具體語境中,強化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另外,教師可借助視頻。圖片等輔助性教學工具營造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教師也可采取角色扮演、情境對話等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以此達到語言訓練與語法技能的目的,將學生從枯燥、單一的文本學習中脫離出來,使學習活動富有趣味性。例如,在講解賓語從句的時態(tài)變化規(guī)律時,在教師向學生講解賓語從句時態(tài)變化的兩組情況之后,可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對話,教師為學生設定一定的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情境表演中獲取相應的語法知識。
二、教師應重視英語語法教學
高中英語教師隊伍應緊跟新課改的步伐,清楚意識到英語語法教學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應始終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摒棄以應試教育為目的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具備堅定的教育信念、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步,以可持續(xù)的眼光培育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積極更新自身的教育模式與方法,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例如,教師在講解同位語從句的相關知識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用所給的從屬連詞進行填空。We havent yet settled the question (where)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vacation.前期學生直接填空,會有一定困難,這時教師可幫助學生在句子前設計一種語言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句子意思。This holiday season hasnt arrived.Should plan ahead.This vacation will not necessarily go out to play.We are not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holiday.I dont know what is going to friends.在學生聽到這些情景之后,會自然而然地回答:“Is has not yet happened, should be used ‘where”經(jīng)過這樣一個實例,教師再講解同位語從句的相關知識,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與記憶。教師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引進先進的英語教學設備
英語語法教學中保護大量的抽象知識,僅僅憑借教師的口述與肢體語言難以做好語法教學工作,為快速提升學生歲英語語法的綜合運用能力,需大力引進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并組織教師進行培養(yǎng),確保能夠充分發(fā)揮這些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的積極作用,讓學生通過具象的教學設備激發(fā)出無限的潛能,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學分詞的特點與基本用法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設施向學生展示一個視頻:在公園中,一個青年人坐在輪椅上,怔怔地看著公園中的風景,眼神空洞,包含無限情緒,好像與周圍的美景格格不入。這時出來了幾位小學生,他們邊走邊打鬧。視頻到這里,教師可提問學生:T:What do you think whats wrong with this young man? Why is that? S:He was sitting in her wheelchair, and looks very depressed.T:What are the students doing?S:They are walking and playing.學生通過直觀的動畫感受到sit與sitting的運用差異。進而得出結論:從時間角度分析動詞后加ing表示正在發(fā)生的事情;而動詞后加ed通常情況下是陳述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
四、結語
總之,高中英語教師應明確語法教學的地位,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做好語法教學工作,需要教師更新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內容,更加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語法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同揚.優(yōu)化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7 (06):51.
[2]謝靜.高中英語語法的教學策略改進探索[J].中華少年,2017(12): 93-94.
[3]付會琴.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模式分析[J].校園英語,2017(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