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是語言學習的三要素之一,貫穿外語學習的全過程,在二語習得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聽、說、讀、寫、譯,任何一項技能都離不開詞匯,其水平高低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整個外語水平的高低。同時學習者為記憶英語單詞,盡管花費了大量時間,仍然感覺單詞難記易忘,不是記不住其音就是記不住其形,更談不上運用了。因而有人抱怨自己的記憶力太差。其實,記不住單詞不是智力不如人,也不是記憶力差,而是記單詞的方法不當和學習時間的安排不合理。因此本研究將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聯(lián)想模式;詞匯教學
【作者簡介】潘赟琪,女,安徽安慶人,廣西民族大學在讀,專業(yè):學科教學(英語)。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在我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所有英語學習者來說,詞匯從來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英國著名學者戴維·威爾金斯(1972)指出,“在語言交際中,沒有語法,人們無法表達很多東西;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此外,詞匯學家麥加錫(1990)說:“無論學生學習語法多么好,無論他如何成功地掌握二語的聲音,沒有詞匯來表達廣泛的含義,交流不能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發(fā)生?!惫?990)曾經說過:“如果我們把語言的結構比作語言的框架的話,詞匯就是提供重要器官以及血和肉的東西。”因此我們應該特別重視中學生的詞匯教學。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理論指出人的遺忘與記憶關系,并且形成的一定的規(guī)律:即記憶的保持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減少的,但是遺忘的速度不是勻速的,而是遵循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將這個理論用于實際會對人們何時記憶單詞、記多少、何時復習等詞匯學習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聯(lián)想記憶法是指通過聯(lián)想所要記憶的事物與熟知的事物一種記憶方法。一般來說,聯(lián)想包括就近聯(lián)想、類似聯(lián)想、因果聯(lián)想和對比性聯(lián)想。而記憶的主要機制就是在熟知事物或已有經驗和實踐上建立聯(lián)系,以此增強記憶效果。從語言層面記憶的視角來看,聯(lián)想記憶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表層聯(lián)想,包括語音聯(lián)想、形式聯(lián)想和語義聯(lián)系;另一種是語境聯(lián)想,即將要記化的詞匯構建在熟悉的語境中。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本文首先對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理論視角下聯(lián)想記憶模式展開探研,并對將其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開展實驗研究,通過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其進行實證研究,以探索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理論視角下聯(lián)想記憶模式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是否有效可行?以此論證以下:
1.改善高中生英語詞匯的學習興趣;
2.提高高中生英語詞匯記憶能力和效率;
3.提高高中生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和英語成績。
通過對不同學習策略對比分析,本文對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為基礎的詞匯聯(lián)想教學模式展開研究發(fā)現(xiàn),該模式讓學習者為達到記憶目的而借用各種相同或相近特征充當激活因素,將一個單詞和英語中的另外一個單詞聯(lián)系起來或利用已有的經驗加強單詞記憶效果。在該模式實踐中,本人將在試驗班采取的詞匯聯(lián)想教學的過程為:學習詞匯表中的詞匯;在單詞和短語之間建立聯(lián)想;根據(jù)單元主題鞏固所學單詞和短語;閱讀文章,在語境中理解所學單詞和短語的含義;在文章中找出有用的短語;通過短語復述課文;完成針對所學單詞和短語設計的練習。教學活動包括:老師選取典型單詞進行聯(lián)想展示,并鼓勵學生借助詞典模仿此方法進行聯(lián)想;根據(jù)單元主題復習所學單詞、短語;復述課文;完成練習等。通過實驗,本研究將論證聯(lián)想模式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可行性,實效性,進而獲得英語詞匯學習的啟示,為高中生提升英語詞匯學習積極性,增加英語詞匯量并能靈活運用提供一些借鑒模式。
三、研究過程
受試者為南寧市英華學校高一年級兩個班的學生。7班(實驗班)和8班(控制班)。這兩個班是從英華學校14個平行班中選出。由控制班58名學生和實驗班58名學生組成。這兩個班在實驗前都沒有受到任何基于聯(lián)想的詞匯學習和教學。本實驗從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進行,持續(xù)22周。在22個星期(從2017年9月1日到2018年1月31日),兩個班的所有學生都完成了英語課程和實驗,他們是由同一個老師授課。
為了確保實驗研究的有效性,筆者在實驗前對兩個班級英語詞匯水平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預測試。問卷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學生背誦詞匯的態(tài)度和使用詞匯策略的態(tài)度。預測試是用來考察學生的詞匯能力是否處于同一水平。
該實驗于2017年9月1日開始,并于2018年1月31日結束。這是在同一位英語老師的常規(guī)上課時間進行的。教材以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開始,以必修二第十單元結束,共包含十個單元。
在控制班,學生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教學,即首先讓受試者跟著老師朗讀單詞。然后老師讓學生大聲朗讀,然后自己背誦單詞。第二,老師會在第二天給全班聽寫。那么聽寫不及格的學生,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必須一個接一個地把這些單詞拼給老師聽。第三,教師會主要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強調對課文的理解,對生詞和短語的解釋不多,知識的擴展性和聯(lián)想性少。
然后,受試者被要求大聲朗讀,然后反復閱讀,試圖死記硬背課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練習冊上的練習被指定在課堂外完成,下一堂課再檢查并核對答案。
而在實驗班上,在每一段聽力對話或每一篇課文閱讀之前,老師會把出現(xiàn)在相關對話或文本中的新單詞先進行講解,并且在講解過程中,老師會呈現(xiàn)出一些相關的單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單詞。在聯(lián)想學習策略和Richard(1976)模型教學的基礎上,構建了實驗教學中的詞匯教學模式。在第二章中提到,詞匯聯(lián)想記憶包括四個步驟:詞匯輸入、詞加工(詞聯(lián)想)、詞匯記憶和詞匯檢索。
四、研究結論
我們不能懷疑詞匯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尤其對那些將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掌握如何學習單詞和如何記憶單詞更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我們高中生英語詞匯量小,缺乏詞匯學習策略等問題。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會嚴重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和交際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有效的聯(lián)想記憶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因素。基于上述數(shù)據(jù)的結果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聯(lián)想記憶策略減少了學習者詞匯學習的沉重負擔,學生在詞匯學習方面表現(xiàn)出比死記硬背更感興趣;2.與死記硬背相比,詞匯聯(lián)想的確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記住新單詞;3.聯(lián)想記憶策略的確鞏固了之前學過的舊詞。
基于聯(lián)想詞匯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英語學習的方式。他們可能在學習和解決問題方面有可行的、積極的想法。完全依靠教師或教科書是不明智的,因為學生意識到語言的含義和用法是豐富多變的。聯(lián)想的培訓激發(fā)學生自己探索英語知識。
五、啟示與建議
英語教師應該教學生詞匯策略。事實是我們不可能教會學生必須知道的所有詞語。即使在大部分時間用于詞匯解釋的課程中,教師也不可能給學生指出他們需要的所有單詞。每個學生必須對自己的大部分學習負責。因此,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可用的工具。當學生們被教會如何明智地處理他們需要的詞語時,學生們可以繼續(xù)在他們的余生中學習單詞。
此外,課堂考試成績只能顯示出學生知道的部分內容。通過每天在課堂上觀察他們,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進步情況。課堂活動應當涉及詞匯的使用。這些活動可以用作詞匯掌握的量度。無論如何,只專注于舊的方法只會讓我們落后,我們的英語老師應該更加創(chuàng)新,更多地參與研究和創(chuàng)造更有效的詞匯教學和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Atkinson,R.C.&Raugh,M.R.1975.“An application of the mnemonic keyword method to acquisition of a Russian vocabula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104):126-33.
[2]Gu,Y&Johnson,R.1996.“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Language Learning(46):643-679.
[3]陳愛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問題及改革策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呂文澎.英語難詞記憶法的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 (5):36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