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繼旭
摘要:政治是一門基礎課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結合新課改做好教學創(chuàng)新,以構建出高效的政治課堂。在政治課上,教師要以新課標為指導;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選擇。
關鍵詞: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新課標;實際;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3-0036-01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新課標對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再是只要講完了教學內容就算完成了教學的任務,新時期的課堂教學是注重學習過程的教學,是關注學生發(fā)展的教學,要提高新時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教師付出不懈的努力。所謂的"有效教學"就是要求教師以較少時間、資源、精力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發(fā)展,滿足學生需求。有效教學的實現是要依賴于眾多條件的,既有學校條件、學習環(huán)境,也有教師素質、學生認知能力等等。要構建有效課堂還需要教師多下功夫。
政治是高中階段的基礎性課程之一,由于人們對政治教學認識不夠,致使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作為一名新課改下的政治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政治教學的意義,讓學生了解政治學習的重要性,調動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從而促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構建出有效的政治課堂。筆者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對新課改下的政治教學工作進行了探究,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有效高中政治課堂的構建,談談自己的認識。
1.以新課標為指導,做好教學改革
要構建新時期的有效政治課堂,首先要做到以新課標為指引,只有把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才能夠有效推動教改的進程。新課標下的教學目標是三維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首先要改變以往單一教學目標的制定,在授課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實情、科學可行的三維教學目標,在學生知識、能力、覺悟方面都要讓學生有所提高。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政治教學,教師一定要做到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上好一堂政治課,既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政治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還要讓學生在政治課堂上有情感體驗,發(fā)揮出政治學科在學生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師一味按照傳統(tǒng)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創(chuàng)設,而忽略了政治教學在學生情感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就脫離了政治教學的本質,是不可取的。
要落實新課標,還好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在政治課上,教師一定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學活動,摒棄以往教師占據中心地位的教學模式。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發(fā)揮好主導作用,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的同時,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政治教學活動,在親身體驗和自主學習中,得到各方面的鍛煉和提高。
2.政治教學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政治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在授課時,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教材的安排照本宣科,就會是政治課更加乏味、枯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政治又是一門和現實聯系緊密的課程,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照本宣科式的政治教學是不可取的,我們在依據教材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做好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只有做到政治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緊隨時代發(fā)展步伐,及時調整和補充教學內容,不落后于時代、不落后于現實,才能夠切實上好政治課。
例如,在學習《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教學內容時,學生們對當今社會中所存在的腐敗現象也有一定的認識,并且對于這種現象感到憤慨。在理論知識的講解時,為了使所學內容更具說服力,教師就可以加入一些先進人物的典型事例。教師可以介紹中國共產黨對腐敗現象的整治案例,也可以介紹先進的共產黨員等,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
在政治課上,教師一定要做到教材的靈活運用,把教材作為一個平臺,同時融入當今社會中的時政,以引領學生思考,放飛學生的思維,在現實中進行問題的交流和探討,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教材中的理論知識。
3.課堂教學中要做好教學方法的改進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課堂教學中,有很多種教學方法可供選擇,只要是適合教學目標的實現,有效進行教學內容展示的教學方法就是有效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新課改下的教師,一定要做到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選擇,結合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需求,找到有效的教學對策,并且做到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融合。
3.1小組合作探究法。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現在很多教師都把小組合作探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更好地發(fā)揮,因此,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作用,教師一定要做好小組的合理劃分。每個小組中,既要有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也要有學困生;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學生,也要有性格內向的學生......每個小組中一定要有各種學生,以達到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出每位學生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探究中對自己更加肯定,在學習上更有自信,從而帶動教學效率的提高。
3.2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
政治教學中所社會到的理論知識較多,單純理論知識的學習比較枯燥,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政治學習,教師就要做到把教學內容以更加形象、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現。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在多媒體課堂上,教師能夠把教學內容通過文字、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呈現,讓學生在一個圖文并茂、聲色結合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學生們不僅感到新鮮,而且在直觀上感受了知識,先得到了感性認識,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學習效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一定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做好各方面的改革工作,通過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和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揮政治學科的優(yōu)勢作用,使素質教育的進程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