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摘 要:數學在大多數人腦中浮現的是一大堆的數字、計算和公式等等,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來說,懂得如何教好學生,如何調節(jié)課堂氣氛,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講,如何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與課堂融為一體,讓學生體會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的驚喜,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流連忘返,這些才是最重要的。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提高初中生對數學的興趣,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課堂教學設計
學習數學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能夠理解,能夠掌握,而不是一味的靠老師來給你解答,數學的學習就是要靠自己去探索,靠自己去發(fā)現恰到好處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上老師給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尋找答案,在困難面前,跌倒了再爬起來。教師在課堂上做的,不僅僅只是教書,還要育人,和學生互動,了解學生,通過課堂的設計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中。
一、在課堂教學與題目設計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濃厚的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最好的動力。如何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烈的學習興趣,興趣不是只能夠在課外培養(yǎng),通過課堂中對題目的設計,也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成功的滿足感,在每次教授新的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設計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答,然后再進行教學。例如初中數學中常見的求平面三角形的例題:分別以下列四組數為一個三角形的邊長,能構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①6、8、10;②5、12、13; ③8、5、17;④4、5、6. 選項則有A.4組B. 3組C. 2組 D.1組,通過對三角形三邊知識的運用設計出相關的選擇題且為多項的判斷,這就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對每個進行演示運算與思考,在學生解題的時候還能夠鼓勵學生親自實驗進行驗證,并在最后用自己的方法來找出正確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學生自己解答新的問題,既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前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提高學生后面知識學習的能力,對學習的新知識有更深的了解。
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要掌握題目的難易程度,以多種方式多種角度進行提問,教師提問時應該從易到難,不能直接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復習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先問像“勾股定理”這樣的簡單問題,然后再問“函數”有關的問題。正確的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探索的興趣,從而取得成功。當學生回答不出時,應該及時引導其能答岀來,防止學生受到挫折,對學習數學喪失信心。問題要圍繞教學重點,最好能夠面向全班同學,照顧那些水平較低的學生。換多種方式提問,提出的問題應與剛剛學的內容保持一致,把枯燥無味的數學內容變得妙趣橫生,讓學生覺得在數學中也能發(fā)現驚喜。
二、課堂提問與互動設計環(huán)節(jié)
除此以外,教師在課堂上,任何一次的提問都應該掌握好難度,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岀相對應問題,從易到難,多鼓勵賞識,讓學生感到成功。另外教師應該要注重情感教育,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多問題,也會有不同的想法。 當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時,他們會感到滿足和喜悅,但當學習不順利或遇到困難時,學生就會感到難過、痛苦和害怕。正是因為這樣,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在課堂上和學生更多的眼神交流,更多的語言贊賞,都能增加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從而對這門學科感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教學就像是一個演員在舞臺上表演,一個優(yōu)秀的演員不是一個人在臺上作戲,而是懂得和觀眾互動,懂得照顧觀眾的感受。換言之,教師不應該在講臺上唱獨角戲,要時?;Q角色, 讓學生去講,讓學生感受一下當老師,換位思考。另外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講的有聲有色,而且要做到該嚴肅時嚴肅,時不時的幽默也是一種調節(jié)課堂緊張氣氛的方法。所謂的動靜結合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讓課堂活起來,一個死氣沉沉的課堂是不會引起學生的專注的,只有一個活靈活現的課堂才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多給一些時間給學生,讓他們相互討論,相互學習,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在討論過程中,如果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并且成功,那學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會讓他們有更多的動力,更多的興趣。
在新課程改革之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需要引進新的教學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應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走出去,引進來”。教師要正確把握教學方法,做到讓學生對你講的內容感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把學習數學作為樂趣,這是最重要的部分。其次在課堂上不能向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樣,要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在課堂上做到動靜結合,做到在快樂中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讓他們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尋找答案。最后在課堂上提出適當的問題,掌握問題的難易程度,面對所有學生提岀從易到難的問題,時不時的引導,讓學生感到“溫暖”,讓學生感覺老師的愛。
參考文獻:
[1] 夏新海.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實施策略[J].讀與寫(上、下旬),2013年18期.
[2] 李夢琪.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與寫(上、下旬),2016年21期.
[3] 黃希明.論初中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方法[J].學周刊,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