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源
摘 要:在初中生物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教師作為整個教學的主導者,要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樹立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生物,在生活中應用生物的基本理念。教師要保持一種教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具體的教學行動,不斷將新的教學理念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生物學現(xiàn)象,并用專業(yè)的生物科學知識去解釋這些現(xiàn)象,用生物科學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相關難題。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2-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2.023
生物工程等相關專業(yè)方向在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醫(yī)療到食品,到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等各個行業(yè)和領域,生物這門科學無處不在??墒情L期以來,由于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方面存在一些偏差,生物課堂教學僵化刻板的情況嚴重,從而也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程興趣不足,課上出現(xiàn)消極懈怠的情況。所以,在這樣的困境下,如何突破這一困境,讓學生真正建立起來對這門學科的興趣,讓學生都能發(fā)自內心的去喜歡上這門學科,這是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師都面臨的重要問題。當前,在素質教育思想的總體指導下,學好每一門學科,都會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這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而教師的教學本身也要從素質教育出發(fā),去真正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教學的理念到具體的內容形式上,讓學生感到耳目一新,感到親切,從而激發(fā)出他們內在的學習欲望,主動進行學習。而如果從生活化入手進行初中生物的教學,就可以實現(xiàn)這些基本的目標。接下來,關于如何做好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學的問題,我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指導下,每一位教師都要清楚,學生才是學習真正的主人,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為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來。而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就可以結合生活進行,因為生活是學生非常熟悉的,而且他們一般都具有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就是從小與他們一起成長的玩伴。所以,要真正將情境教學的效果發(fā)揮出來,就可以從生活化的情境入手,真正讓學生關心生活,熱愛生活,從而主動的對生活化的生物學現(xiàn)象進行主動的探索研究。
例如,以“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感知”為例,開頭就將生活中身邊的各種現(xiàn)象以問題的形式引入,“不用你說,我也知道下面坐的同學哪個是男生哪個是女生,主要靠的是哪種感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薄胺艑W回家,未進家門,已飄來飯香味?!薄白陲堊琅?,嘗一嘗媽媽做的飯菜的味道?!薄按蜷_冰箱,拿一支雪糕,用手摸一摸,冰的?!边@樣的問題一提出,學生就會給出非常積極的回應,因為,這些感官都是我們每天在用的,只是沒有太留意過,而經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就可以很好的區(qū)分開。而且,在這一系列的問題情境中,都是以現(xiàn)實的生活作為基本點,是學生非常熟悉的。
另外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具體的形式上可以非常靈活,例如,以講故事,做游戲,角色扮演等形式來加以進行。以“遺傳與變異”為例,“一對夫婦在酒吧里喝酒,男的是一個科學家,人很聰明,女的是舞蹈家,人很漂亮,他們在聊天,科學家說:‘我們將來的孩子肯定像我一樣聰明,像你一樣漂亮?!薄疤釂枺核麄兊暮⒆涌隙嚷斆饔制羻??為什么?”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蛘呓處熞部梢酝ㄟ^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方式來展現(xiàn)生活情境,例如,可以提前錄制一段視頻,讓學生觀看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的時候,要注意幾個方面:第一,特別要注意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情況,不要超出學生的知識范圍;第二,要與課本相連接,不能完全超脫課本之外;第三,難易適度,不要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我們在講到“生物與環(huán)境”的內容時,談到一句話“桔出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其葉徒相似,而其味不同”。問“為什么同一品種的生物在兩個地方卻性狀不同呢?”又以生物的變異為例,導入新課:常言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都是遺傳現(xiàn)象。但“在我們身邊有時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皮膚都很白的一對夫婦卻生了一個膚色較黑的兒子,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很好地讓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調動了起來,使他們對生命的神奇現(xiàn)象充滿了好奇。
在素質教育的思想指導下,我們現(xiàn)行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生活化元素,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的資源,將生活化教學有效開展下去。而且我們的新教材,特別注重學科的交叉綜合運用。例如,用郭沫若的《女神》“地球,我的母親!我過去,現(xiàn)在,未來,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樣才能夠報答你的深恩?”作為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的開篇,啟迪學生對人與地球關系的思考。另外,在生物進化的歷程教學中,教材中描述了牛、羊、小鳥、青蛙、蝴蝶、魚蝦在自然界生活的場景。這些都是生物圈中我們最為熟悉的景象,然而,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樣由原始生命演變而來的呢?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用生動的朗誦把學生帶進美妙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現(xiàn)象的魅力。這樣,生物課也能變得詩情畫意,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對生物學的熱愛。
為了保持教學內容豐富性,新鮮感和時代感,教師還要對教材資源進行整合。將相關的教學素材及時更新,增加最新的典型實例,將教學的內容做到與時俱進。
總之,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之下,開展初中生物的教學活動,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從教學理念上進行改革,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出新,通過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引入,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進行生物的學習,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生活中通過對生物科學知識的應用,達到提升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
[2] 汪京芳.學好初中生物的策略[J].生物技術世界,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