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榮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傳統(tǒng)方法漸漸被打破,音樂教學逐漸提倡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健全高中學生的人格而且可以讓學生感悟在音樂獨特的形式下感受音樂的內(nèi)在美和外在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體驗式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高中音樂鑒賞的學習中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讓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任務之外可以提高綜合的素養(yǎng)以及豐富自身精神的世界。本文章根據(jù)體驗式教學的特點,簡單探討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并結合經(jīng)驗提出與之相關的策略。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高中音樂;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培養(yǎng)學生完整人格的關鍵階段就是高中時期,在教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進行發(fā)展,在音樂的教學中就要積極引導學生的心理,讓學生的情感交流能夠完全的融入到音樂元素中。因此,要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用多元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營造和諧、生動的音樂課堂氛圍。教師應該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能夠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讓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全面提高。
一、體驗式教學實施的前提
(一)對教師所要求的條件
體驗式教學的環(huán)境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的活動中先要先了解教學的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與課程相關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的實踐中接觸更多的音樂知識。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的構建音樂知識結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能得到整體的提高[1]。除此之外,教師通過課堂上生動的情景模擬可以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二)對學生所要求的條件
對于學生來說要打破傳統(tǒng)“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主動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將切身的體會、教師所教授的內(nèi)容以及教學的實際目標有效地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積極能動性,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的任務。
二、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的具體應用
(一)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跟隨時代潮流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體驗式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應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為學生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在學生產(chǎn)生了興趣之后,讓學生進行“理性的聆聽”,比如說教師講解宗教的音樂欣賞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三種不同形式教學這一課:一是傳統(tǒng)的教學,對音頻進行不斷地初聽和復聽;二是采用對比的方法,將小提琴家陳美所演奏的現(xiàn)代版和傳統(tǒng)的演奏進行比較;三是讓學生結合視頻了解管風琴的介紹,觀看管風琴的外形并目睹演奏者用管風琴演奏曲子的全過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傳統(tǒng)的課堂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夠高漲,因此教師可以加入流行的元素在高中音樂鑒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學生上堂課結束之后統(tǒng)計一些學生愛聽的音樂,然后將這些歌曲進行篩選,選定下節(jié)課教授給學生的內(nèi)容。在這期間教師需要擺脫音樂書本的束縛,推薦一些健康向上的經(jīng)典流行音樂并交給學生鑒賞區(qū)別的方法[2]。其實對于流行音樂來說,真正的流行音樂是經(jīng)久不衰的,像Beyond的《真的愛你》,教師可以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新的知識,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接觸流行音樂,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后理解音樂、學習教師教學的內(nèi)容。
(二)采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如果在課堂上依舊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用黑板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在如今的教學中就是比較落后了,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緊跟新時代的步伐,應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比如說用多媒體在講述流行元素時,教師可以對某一流行音樂的MV有選擇的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視頻或音頻播放時,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方式上的問題,讓學生掌握一些發(fā)音的技巧,提高學生知識的儲備量,讓學生能夠自己建立一個完整的音樂知識結構。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用手機錄制一些精彩的視頻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比如說在《真實再現(xiàn)》這檔節(jié)目中,教師可以將阿炳的出生到成長、孤獨與窘迫、愛國和創(chuàng)作用手機進行重新篩選排列,然后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了解做音樂田野工作的方法,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教師參與其中也能收到顯著的教學成果[3]。因此,教師在高中音樂鑒賞的課堂上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或者手段提高學生審美實踐的深度,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獲得情感體驗,相信這些所學的情感體驗能夠對學生的今后人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三)體驗式教學下要結合歷史文化知識
在高中音樂鑒賞的過程中,難免會涉及到一些文學方面的知識,教師要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才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精髓的認識。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文學知識展開音樂教學,比如說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學習過《白毛女》的課文,已經(jīng)掌握了故事的情節(jié)以及人物的遭遇,所以在高中音樂課上可以選擇《白毛女》的選段;還有在進行《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鑒賞音樂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漢族民歌的主要特點[4]。除此之外,教師可以介紹給學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讓學生試著分析歌曲中所描述的是哪些風土民情,讓學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時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四)根據(jù)學生個性差異完善情感的體驗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的理念,因此對于教師或者學生來說,要根據(jù)服務對象的不同實施不同的對應措施。隨著社會的進步,高中生對于時尚音樂越來越喜愛,對于時尚的感悟遠遠高于教師,但是學生在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上還是比較單一,因而教師需要體驗式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教學過程的愉悅性,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音樂教學應該達到的前提條件是學生有濃厚的興趣,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比如在欣賞肖邦的鋼琴曲時,教師可以讓會彈鋼琴的學生進行演奏。因為是同學之間進行演奏,學生的注意力會被吸引,學生也會細心品味音樂;會繪畫的同學可以簡單地描繪曲中的情景;文筆比較好的同學可以表達在音樂中的感受。讓學生切身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課堂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三、結束語
高中生正是青春年少的時候,對知識接受能力強并且對知識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較快,因而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他們不單單是滿足課堂上的講解和學習,而是希望通過其他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探索多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正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要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從教材以及學生實際為出發(fā)點,精心安排教學活動,提高學生音樂鑒賞的質量和學生的審美觀念,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以及價值,促進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實現(xiàn)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飛.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作文教學研究,2016(06):35.
[2]王大治.試論課堂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10):79.
[3]唐宇玲.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0):143.
[4]羅慶云.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4(09):310.
[5]程梓糧.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4(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