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芬
【摘要】教育乃興國之本,教育基本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夠順應時代的需要,應該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自主地去學習。本文就是從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入手,研究小學語文“生本課堂”五步閱讀教學法的探究,從而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課堂;閱讀;模式;自主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一、提前布置閱讀任務
(一)讓同學們找出不認識的字詞
“生本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讓學生來充當主體,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那就事半功倍了。在導學單的設計上,第一塊《基礎導航》中,我們都會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以及本班的學情來設計詞語學習的板塊,教師在教學生閱讀的時候,就是先布置任務給學生,讓學生先自主的閱讀,找出自己不熟悉的不認識的字詞,勾出不理解的詞句。這樣由簡到繁,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態(tài)度。
(二)能夠講出課文的大意
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粗略地講出課文主旨大意,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學生如果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積極的思考問題,那對學習語文是有很多幫助。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大致的閱讀,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講出閱讀的主旨大意。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讓學生主動努力的思考問題并尋求相應的解決辦法。
二、讓學生自主閱讀
(一)通讀全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老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讓學生來充當主體是必要的,老師可以通過這樣主體的轉(zhuǎn)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讓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從而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學習有了興趣那就事半功倍了,而且在老師向?qū)W生傳授語文知識的時候和學生是和諧統(tǒng)一的。通過主體的轉(zhuǎn)換,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觀念和自己的情感,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從而來實現(xiàn)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共贏。所以,老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的閱讀課文,自己能夠自由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改變以往以老師理解的知識為準的習慣。
(二)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通過前面的閱讀,可以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提高學生閱讀質(zhì)量。學習是永無止境,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習作者的優(yōu)秀語句。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自主的閱讀、自主的思考,學生可以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使用優(yōu)秀的語言成分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想要表達的觀點。老師可以在學生通過自己的所感提出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識,這樣同學們不但易于理解閱讀的主要內(nèi)容,也能夠?qū)W到相應的知識。所以,老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在閱讀時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讓學生小組討論
(一)分組討論自己對閱讀的理解
教師可以給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每個人對于閱讀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學生通過被分成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這樣可以集思廣益,可以廣泛地吸收知識。一篇閱讀,有的同學可能考慮的比較完善,理解的比較透徹,有些同學可能沒有很明白的理解,同學們就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知識的互補,查缺補漏。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們團隊的意識,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課堂效率。
(二)積極發(fā)言全班討論
通過小組討論之后,學生們對于課文有一定的理解和見解,老師還可以組織全班學生在一起思考和討論。這樣從小組討論深入成全班討論,如此循序漸進,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并且通過老師的組織,學生可以對閱讀知識有更深一步的見解和理解。例如在學習列夫·托爾斯泰的《跳水》這篇文章的時候,讓同學們展開討論“假如自己是文章中的小男孩,在遇到這樣的情況下會怎么做,假如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怎樣取回猴子手中的帽子”。這樣教學方式課堂會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不僅鍛煉了思維,更使學生在快樂中完成學習。教師如此教學,不但教學新穎,還拉近了學生和閱讀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們愛上閱讀,喜歡閱讀。通常學生們對于閱讀都有一定的抵觸心理,通過班級討論的方式,可以擊退學生們的畏懼心理,真正的在閱讀中暢游,使課堂融洽
和諧。
四、讓學生談談閱讀感受并總結
當然,老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總結閱讀的方法。學生通過積極發(fā)言談論閱讀感受,不但鞏固了已學過的知識,還能提升學生的思想感悟,總結知識、消化知識。老師通過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學生學會了總結,學會談感悟,才能夠總結自己的錯誤并努力改正,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不可否定,通過總結,學生才能夠真正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五、給學生布置相關作文
俗話說,有輸入才能輸出,學生就要懂得輸出。如果一味地增強閱讀能力,盲目地輸入,不會靈活運用,那是對學生沒有多大的幫助。所以不但要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通過閱讀可以給寫作提供素材和積累好詞好句,并且還能夠?qū)W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當然,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態(tài)度。在閱讀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與閱讀相似問題的作文,不但可以鞏固學過的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輸出知識的能力。
六、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適合采用“生本課堂”五步閱讀教學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的五步閱讀步驟可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合作的能力,從而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