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良發(fā)
摘 要:隨著高校的發(fā)展,啦啦操作為一項體育運動的現實價值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啦啦操的現實價值表現在三方面,首先,是有助于學生在鍛煉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其次,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最后,能夠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緩解精神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啦啦操運動的發(fā)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以更好地體現啦啦操運動的價值。
關鍵詞:啦啦操普及 高校 現實價值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c)-0086-02
作為一項發(fā)源于美國的國外體育運動項目,啦啦操主要是運動員在音樂背景的襯托之下,通過完成各種高難度的技巧運動,融入各種舞蹈動作,體現運動員的青春激情、積極樂觀的團隊精神、團隊榮譽至上的一項體育運動。啦啦操雖然在中國的發(fā)展傳播時間并不是很長,但是在高校大學生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啦啦操運動作為一項時興的一項體育運動,深受年輕人的青睞,并在高校的各種大型活動和國內的各種大型賽事都能見到啦啦操的身影。隨著每年啦啦操賽事活動的增長,參與啦啦操的運動員人數也在不斷地攀升,尤以大學生群體的人數占主要地位,在啦啦操群體上升的背后,作為高校應該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啦啦操存在的現實價值意義,更好地推動啦啦操在高校進行普及推廣。根據筆者長期在高校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實地調查研究所得,認為啦啦操具有以下的幾點的現實價值。
1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當代社會發(fā)展日益激烈的當下,學生想要能夠獲得長久的成功,就必須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素質,才能在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否則將難以取得成功。因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高校而言有著重要的責任。
啦啦操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對于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素質具有一定的作用。當學生進入大學生時代,學生的身體機能已經基本固定下來,身體的各種組織器官的發(fā)育速度變得緩慢,其突出表現主要為:身體肥胖、食欲降低、身體乏累等各種癥狀,身體機能的衰弱使得學生應該重視體育運動的重要性。
啦啦操作為一種體育活動,它的運動量消耗在體育運動項目相對較大,對運動員的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有著較為苛刻的要求。運動員想要更好地達到啦啦操各種運動姿勢和運動節(jié)奏,需要具備著良好的身形,才能夠完成啦啦操所要求的身體矯健、體態(tài)輕盈的基本動作規(guī)范。針對啦啦操的體育特征,對學生日常的體育運動有著一定的要求。學生只有經過不斷的相關啦啦操的體育練習,以及對日常生活飲食的控制,才能夠達到啦啦操所需要的形體要求。在保證啦啦操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身體機能會在運動消耗的刺激之下悄然地發(fā)生變化,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2 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現今各行各業(yè)的員工必須擁有的基本職業(yè)道德精神,學生在職業(yè)道路過程當中,如何與企業(yè)領導、同事、社會人士進行良好的交流合作,團隊精神則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對于高校而言,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成為了高校培養(yǎng)學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啦啦操不僅僅只是一種體育運動項目,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渠道之一,值得高校進行推廣普及。
不同于跑步、健身、游泳等可以由個人獨立完成的體育運動項目,啦啦操則是一種需要由多人配合完成的集體體育運動項目。在啦啦操表演的過程中,有著各種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和動作姿勢,各種需要運動員彼此之間相互配合完成,對運動員的團隊精神有著苛刻的要求。如果運動員不具備這種團隊精神,那么對于啦啦操的表演的順利完成會造成巨大的不良影響。所以這就要求每一位參與啦啦操的運動員必須學會如何與隊員相互配合,并且彼此達成合作無間的默契,才能使得啦啦操的表演能夠發(fā)揮出最佳的水平。
在啦啦操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逐漸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面對面的交往,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更好地傳達給對方,如何與團隊共同克服困難。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必然會受到更好的鍛煉,使自己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能夠把團隊精神作為自己發(fā)展前景的重要砝碼。
3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如何更好地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當下社會探討的一個重要人們話題。學校是學生踏入社會之前的一個驛站。在學校的學習期間,學生如何建立起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對于學校和社會而言至關重要。在現今大學生不良事件的不斷頻發(fā)之下,高校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應該愈加重視,解決措施也應該愈加多元化,而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知識教學,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值得學校采取合理的措施去普及,把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融入當中。
啦啦操是一項充滿激情的體育運動項目。在大學生運動的過程當中,除了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和提高身體素質之外,同時也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啦操能夠通過背景音樂、歡快的舞蹈、熱情的觀眾等多種因素的參與之下,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調整,使得學生充滿自信心地站在觀眾面前,拋去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以一種精神飽滿的樣貌去迎接競賽。同時學生在啦啦操的訓練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一種積極樂觀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和隊友進行良性交往,提升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4 結語
總而言之,啦啦操能夠把那種積極樂觀、合作進取的體育精神傳遞給學生,并且改善學生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啦啦操具備的現實價值意義,值得高校大力地推廣和普及。高校應該大力普及啦啦操的課程教學,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和興趣,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身心素養(yǎng)。但是,啦啦操在現今高校的普及推廣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比如性別比例的問題、活動吸引力、學校支持力度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社團、學校以及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有這樣才能使啦啦操這項具有眾多優(yōu)勢的體育運動項目深入學生當中,推進高校體育運動改革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胡娟娟.高校啦啦操運動開展的影響因素及發(fā)展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1):115-119.
[2] 張怡雯.簡析啦啦操對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影響與作用[J].運動,2015(1):109-110.
[3] 張碩.高校開展啦啦操運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好家長,2017(58):239.
[4] 鄭東平.高校啦啦操運動員藝術表現力影響因素分析及建議[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1(4):120-122.
[5] 王放.高校啦啦操運動開展的影響因素及發(fā)展策略探討[J].運動,2015(11):96-97.
[6] 劉怡汝.高校啦啦操訓練中凝聚力的培養(yǎng)與措施[J].運動,2016(20):83-84.
[7] 孟帥,翟林.技巧啦啦操隊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以臨沂大學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5):132-135.
[8] 萬玉玲.啦啦操與校園體育文化[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
(16):45.
[9] 黎力榕.高校啦啦操課堂創(chuàng)新模式探討[J].運動,2014(1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