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薩日娜
【摘要】本文將對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德育功能的實現路徑加以探討和分析,并提出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以期能夠將德育教育巧妙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學教學;德育功能;實現路徑
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極強的可行性,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質,因此教師應注重德育教育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確保學生的素質、知識、能力可以得到協調的發(fā)展,從而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向學生介紹數學史
數學的發(fā)展歷史源遠流長,古今中外更是涌現出了大批優(yōu)秀的數學家,他們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鉆研數學踏踏實實,勤勤懇懇,這種精神值得廣大學生去繼承和發(fā)揚。教師應該將數學家的生平事跡予以整合和簡化,積極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學習和研究應該具備怎樣的精神和品格,這將能夠喚醒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生將會以復興中華民族為己任,終將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深入基本概念教學
數學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基本概念,通過基本概念的學習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從辯證的角度看待問題,學生思考問題也會更加的全面、透徹。在挖掘概念內涵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積極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解決了某一問題后,他們就會形成強大的自信心,還會從中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趣味盎然,無需教師耳提面命學生就會自主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高職院校數學教學和德育教育將更具有實效性。
(三)挖掘教材中的美學元素
無論是代數還是幾何都有著獨特之美,亟待教師和學生來挖掘,比如說數學方程的簡約美,幾何圖形的對稱美,定義定理的理論美等,都能夠給學生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增加趣味性的體驗,陶冶學生的情操,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與眾不同的感悟。數學之美無處不在,學生缺少的是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能夠揭示美的特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熏陶,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穩(wěn)步提高。
(四)創(chuàng)設職業(yè)情境
大學生即將步入到社會中,成為企業(yè)的一份子,而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知識儲備豐富,業(yè)務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更需要員工能夠具備較高的職業(yè)道德,這給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嚴苛的要求。高職院校數學課堂上應該注重創(chuàng)設職業(yè)情境,藉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質,促進學生理論和實踐的融合,幫助學生適應從學生到職業(yè)者這一角色的轉變。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營造情境,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而形象,讓學生保持對數學學習的新鮮感,學生就會踴躍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積極開動腦筋思考數學問題,在實踐訓練中習得數學知識,掌握多種實踐能力。
(五)開展數學建?;顒?/p>
近年來,數學建?;顒拥拈_展越來越常見,儼然成為了教師和學生都比較青睞的一種教學活動,所謂數學建模就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工業(yè)生產、企業(yè)管理以及社會實踐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而實現對學生個人能力的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其專屬職責,他們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集合全體小組成員的力量來解決問題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將會看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個人力量的渺小,還能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他人身上的長處,促使學生不斷地自我完善和自我優(yōu)化,全班學生將得到共同的進步和發(fā)展。
二、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點問題
教師作為高職數學教學和德育教育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其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教師對德育教育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措施,才能保證德育功能的完美實現,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給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言行要謹慎,舉止要得當,這樣學生就會自覺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學生的德育素質將會得到明顯的提升。教師應該明確德育教育的價值功能,加強政治理論、哲學、數學史的學習,整合教學資源,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同時仔細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將數學思想展示出來。其次,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結合學科特點和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德育方法,既要靈活多樣,又不能主觀隨意。第一,數學課的德育內容既要富有針對性、時效性,又要適應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第二,切忌將數學中的計算、證明與道德表面膚淺地聯系起來,貼上德育標簽,搞形式主義;不要把德育內容當成數學知識傳授,否則容易引起學生的厭惡心理和抵觸情緒。第三,數學教師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最大程度的尊重、關懷和理解,耐心幫助學生,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領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獲得啟迪。
三、結語
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融合滲透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這將給數學教學工作注入勃勃生機,需要數學教師能夠正確認識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大力開發(fā)德育教育資源,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愛國主義情懷,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職業(yè)能力的協同發(fā)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萬志超.淺談德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12).
[2]陳啟嫻.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