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蒙階段,也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做好小學語文的教育,已經逐漸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成為教師所關注的焦點。小學語文中有幾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比如拼音識讀、看圖寫話、組詞造句等,看圖寫話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難點所在。主要從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中的問題入手,并針對性提出一系列的改進措施,以供業(yè)內人士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它是讓學生以相關的教學圖片為依據,根據自己的想象,然后將思想表達出來的一種寫作訓練。在我看來,看圖寫話主要是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多樣化寫作,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都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些教學項目具有一定的難度,從而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進而對語文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下面就根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進行探討。
一、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生對圖片的理解能力欠缺
小學生的身心尚未發(fā)展成熟,不具備完備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對看圖寫話的水平有所限制。小學生的感官能力比較直接,邏輯發(fā)展不夠成熟,進而對這種具有多層含義的圖片不能夠充分理解,不能夠在書面上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直接對教學效果有所影響。
2.小學生對學習缺少興趣
小學階段強調學生的探索能力,這也就使他們對玩耍比較感興趣,進而對學習缺少興趣,甚至會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這就對我們語文教學形成阻礙??磮D寫話對學生的各方面素質要求相對比較高,比較嚴格,比如要求在寫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力集中,這是對學生的一大挑戰(zhàn)。再就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夠與時俱進,建立不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產生隔閡,這對看圖寫話的教學是極其不利的。
3.小學生對標點符號的使用不規(guī)范
標點符號是強調語氣,使語句具有韻律感的一種工具。我們在標點符號的教學中有所欠缺,也就使得小學生在看圖寫話過程中不能夠規(guī)范使用標點符號。比如逗號變成句號,問號變成感嘆號,甚至有的學生直接不用標點符號,使得整篇寫作的結構和韻律都消失殆盡。
二、提高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相關策略
1.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需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抓住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對癥下藥。便捷的網絡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看圖寫話素材,小學生的看圖寫話要求他們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思想、觀點、建議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诖耍覀冃枰浞至私庑W生的日常生活,真正深入到他們的內心深處,為教學著想,提供符合他們興趣特點的照片,提高學生對看圖寫話的新鮮感。小學生對電腦多媒體都會有興趣,我們要善于利用這些教學工具,可以將多種多樣的照片在多媒體教學平臺上進行展示,以此開闊學生的眼界,為他們提供直觀的意境。
2.運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教學
顧名思義,看圖寫話是以靜止的照片作為主要載體,靜止性的物體不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探索欲望,形成不了強烈的視覺沖擊。我們需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利用情景交融的方法進行元素的展示,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的學習小組,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主的演繹,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加深對圖片的理解,二是優(yōu)勢互補,學習別人的經驗,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水平。
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也是學生的好朋友。小學生有其自身的發(fā)展特點,我們需要根據他們的發(fā)展特點進行差異化的教育,以此來提高每位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作為教師,就要積極改變自身的陳舊觀念,積極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強調平等的地位,加快教師職能轉變。小學生由于其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觀察水平有限,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比較模糊,不能夠清晰表達,所以教師要給予他們最細致的指導和建議。在指導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題目的解讀,因為根據我的研究,題目往往包含著重要的信息,這是學生進行寫作的突破口。
綜上所述,看圖寫話是對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綜合性考查,技術難度比較高。但是,如果小學生能夠自如完成看圖寫話,就能夠對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有所提高,促進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以往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比如小學生對圖片的理解能力欠缺、對學習缺少興趣、對標點符號的使用不規(guī)范等,針對性地改進,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朱爭艷.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上旬),2015(5):35.
[2]陳海英.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14.
[3]盧漢彩.小學低年級語文中的看圖寫話教學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3):35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