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芬
【摘要】本文論述改變午間統(tǒng)一管理的方式,開展“陽光午間”系列活動的做法,提出在午間帶領學生沐浴午后陽光、享受閱讀時光、體驗農家生活,讓午間活動成為學生的快樂源泉,使學生充滿朝氣與活力。
【關鍵詞】陽光午間 閱讀 游戲 體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2A-0089-02
2001年起,我國為了優(yōu)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對農村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摒棄“村村辦學”的方式,對臨近的學校進行資源合并。這樣,學生上學的路途變得遙遠,在學校用餐的孩子越來越多。在校用餐之后,孩子如何管理?我們通常認為,午間在一天中是學生最放松的時候,學生可以用午間做許多自己喜歡的事情,學習、看書、玩游戲或者其他。可是,由于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午飯后奔跑、吵鬧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小則影響他人休息,大則發(fā)生安全事故。如何引導學生在午間開展文明的休息活動一直是困擾教師的問題。為了確保學生的安全,避免影響他人休息,很多學校就采取了統(tǒng)一管理的方式,把學生全部集中在教室補課或者寫作業(yè)。這樣一來,學生的安全問題是得到解決了,可是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是不利的。
【現(xiàn)象1】
學生已經吃完午飯,老師交代了學生幾句,讓他們回到教室休息一會兒,不要吵鬧。學生回答:“知道了!”結果,等老師回到教室,就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有的孩子在教室里亂跑亂跳,有的已經趴在地上,還有的撕扯在一起……總之,教室里亂成了一鍋粥。學生看見老師站在教室門口,就像老鼠見了貓,一個個躲到各自的位置上去了。
【現(xiàn)象2】
某班學生正在安靜地寫作業(yè),突然一個孩子舉手說:“老師,我要上廁所?!崩蠋熣f:“去吧?!边^了五分鐘,上廁所的孩子沒有回來。又過了五分鐘,孩子還是沒有回來。老師繼續(xù)埋頭批改作業(yè),不知不覺又過了一會兒,孩子還是沒有回來。老師叫另外一名學生去廁所看看,結果去觀察的孩子回來報告,那個要上廁所的孩子在廁所里玩,他的內急早就解決了。為什么孩子寧可待在廁所里,也不愿意回教室里?
這些現(xiàn)象幾乎天天都發(fā)生,但是很少有老師思考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學生在學校經過半天的學習,身心是有些疲憊的,需要放松身心。所以他們喜歡奔跑、打鬧,喜歡待在廁所無人監(jiān)管的感覺。
如何合理地做好學生午間活動的管理工作,讓學生的午間活動安全、文明又有意義呢?我們認為,要想讓學生的午間活動安全、文明又有意義,我們就要從滿足學生的需求入手,合理安排活動,所以我們首先在學生中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合理需求。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84.5%的學生對目前的午間安排是不滿意的,他們期待的午間活動有以下幾種:散步、自由玩耍、看書、做游戲、聊天、唱歌、畫畫、做手工等。由此可見,孩子們希望勞逸結合,午間可以釋放內心的壓力,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我們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開展了“陽光午間”系列活動。
一是沐浴午后陽光。在晴朗的天氣里,孩子們吃過午飯以后,就可以到學校的操場、小花園散步。低年級的孩子比較活潑好動,讓他們自由散步容易發(fā)生意外。于是,我們發(fā)起了“大手牽小手,陽光下面走一走”的活動。當老師還在用餐的時候,高年級與低年級結對班級的孩子就已經徜徉在校園里,一邊享受溫暖的陽光,一邊還可以看看校園的風景,認一認校園里的各種花花草草,感受季節(jié)帶給校園的變化。
二是享受閱讀時光。打造書香校園一直是我們的追求。我們不但要通過各種活動來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還要保證孩子有一定的閱讀時間。午后正是閱讀的好時光。孩子們可以去圖書館,也可以在教室的書吧或者年級的書吧閱讀。更多的時候,我們老師陪著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靜靜地閱讀。學校高年級的孩子還會給低年級的孩子送來精彩的故事,高年級孩子精心準備,低年級孩子聽得津津有味,就在這樣無聲的熏陶下,低年級的孩子也愛上了閱讀。
三是找尋游戲樂趣。游戲是低、中年級孩子的最愛,老鷹捉小雞、丟手絹、切西瓜、貼燒餅等都是孩子常玩的游戲。在學校的操場上,孩子經常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或蹲或坐在做游戲。老師用餐完畢,也會加入到孩子的游戲中,或者在一旁指導孩子們玩游戲,歡樂的笑聲傳遍整個校園。
四是體驗農家生活。我校有一大片空地,分給各班學生開展種植活動。有這么一塊地方,給孩子自己去種植,孩子可喜歡了。孩子播下種子之后,恨不得天天都要去看看蔬菜的生長情況。午后,孩子來到自己的責任田,或澆水,或拔草,或施肥。孩子看著自己種的菜慢慢長大時別提有多高興了。等到可以收獲的時候,孩子可以把自己親手種的原生態(tài)蔬菜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呢!
五是放飛個性特長。還有一些孩子特別希望利用午后的時間發(fā)展自己的愛好特長,比如有的希望畫畫,有的希望做陶器,有的希望繡亂針繡。于是,我們開放學校的各個活動室,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組合,開展自己喜歡的活動。有時候他們也會邀請老師指導他們開展一些研究性學習活動。
在我們對學生的午間時光作出了明確的導向性安排之后,午后的校園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首先是學生的午間安全得到了保證,因為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可以選擇的活動項目,且活動安排基于學生的需求,所以哪怕是一些“淘氣包”也會遵守游戲規(guī)則,與他人一起或玩耍或閱讀;其次是學生的午間生活變得豐富了,豐富的午間安排給孩子的校園生活增添了一些樂趣,他們在午間活動中結交更多的朋友,找到更多的伙伴;最后是減負增效的要求得到了有效執(zhí)行,以往中午的時間老師總是用來輔導學生寫作業(yè),這讓學生形成了一種依賴心理,而現(xiàn)在不允許進教室補課了,學生的作業(yè)也盡量在課堂完成,這樣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習興趣比以前濃厚了。
實施“陽光午間”系列活動后,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安安靜靜的校園,而是看到了很多生動活潑的畫面,更看到了學生的朝氣與活力。也許我們的做法不夠創(chuàng)新,卻讓學生找到了快樂的源泉。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