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開平
摘 要?我們的教學絕不是把每一名學生都培養(yǎng)成數學家和作家等,要不然,其他行業(yè)就沒有人干了,那后果將是難以想象的。同時,轉化后進生以及改變對后進生的認識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推進素質教育的質量和進程。下面就談談我對后進生的認識、轉化方法和今后的打算。
關鍵詞?數學教學;后進生;認識視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246-01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也是我對后進生厚愛的原因和座右銘。也正因為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后進生,才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著活力;也正因為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后進生,才使課堂教學充滿著挑戰(zhàn)性;也正因為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后進生,才使為我們的教育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革;也正因為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后進生,才使為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的教學絕不是把每一名學生都培養(yǎng)成數學家和作家等,要不然,其他行業(yè)就沒有人干了,那后果將是難以想象的。同時,轉化后進生以及改變對后進生的認識態(tài)度,這將直接影響推進素質教育的質量和進程。下面就談談,我對后進生的認識、轉化方法和今后的打算。后進生是指我們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部分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暫時不能達到教學目標、不能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一、改變對后進生的認識態(tài)度
首先,我們要承認后進生的社會地位。作為后進生來說,始終是社會中的一員,是祖國十幾億分之一。缺了哪一個,都是不行的。
其次,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作為后進生,他們來自于不同的家庭,他們的素質怎么樣,將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今后的發(fā)展。
再次,要清楚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我們要明確,搞教學絕不是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yǎng)成數學家、文學家等人才,而是要培養(yǎng)成適應社會的各行各業(yè)需要的人才。
再其次,我們要承認個體差異和成長背景。作為學生來說,我們要承認存在個體差異的和不同的成長背景,有的孩子智力要發(fā)育要早一些,有的要晚一些。同時有的孩子家庭文化背景要好一些,相對來說,掌握某一門學科的知識要快一些。
最后,要承認孩子的生理和心里都在不斷的生長發(fā)育。作為孩子來說,生理和心里都在不斷的生長和發(fā)育,而且要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二、對后進生的不公平性
在應試教育比較嚴重和教育評價體制比較單一的情況下,只把學生考試的成績和升學率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更是評價一個教師水平高與低的唯一標準。
因此,有的學校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辦成了快班和慢班,當然,后者主要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在一個班上來說,往往不管孩子的視力的好壞,更不管孩子的身高,不是把他們的座位調在了最后,或者編在最邊上。讓這些孩子任其自由發(fā)展,就甭提輔導二字,其結果,這部分孩子越來越對學習不感興趣,最后遠離課堂。
這種種教育跡象表明,對后進生帶有極大的不公平性和歧視性,如果是我們其中任何一位家長的孩子,受到這樣的教育,我想,應該比我想象的還要痛心。這無力是一種失敗而又不公平的教育。
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應盡快制定一個比較遠大的考核制度。
三、我對后進生的認識
首先,作為孩子的生理和心里都還處在不斷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他們的智力也在不斷的生長發(fā)育中,所以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和對一些知識的理解都有一個過程。其次,孩子之間始終存在個體差異,正因為這樣,教學才變得此起彼伏的現象。再次,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也在無形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有時還顯得特別突出。再其次,孩子也有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最后,知識基礎,也會影響著孩子的學習的進程。
四、我對后進生的轉化步驟
首先,了解孩子的背景。對于中途接的班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了解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主要從任課教師那里了解孩子在上課的聽課狀態(tài),以及課后的作業(yè)態(tài)度。同時,了解孩子在家庭的學習態(tài)度,特別是背著家長的學習態(tài)度。(2)了解孩子的年齡結構。(3)了解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4)了解學生對孩子的態(tài)度。
對于起點年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了解孩子的年齡結構。(2)了解家長的教育和管理情況。(3)注意觀察孩子的上課的聽課狀態(tài)和課后的作業(yè)情況。
其次,傾聽來自不同渠道對孩子的評價。主要從如下方面進行:(1)傾聽任課教師對孩子的評價。(2)家庭對孩子的評價。(3)傾聽班上的同學對孩子的評價。
再次,傾聽孩子對于學習的認識。
再其次,利用榜樣力量以及我自己的成長經歷。
最后,進行適時教育,抓住機會進行教育。
五、融入在現實生活中去了解后進生
作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要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認識后進生。沒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各行各業(yè)的佼佼者,并不一定都是原來班上的學習成績最拔尖的。如果展開一個社會大調查,這些優(yōu)秀的工作者和健將,也不一定是當時班上學習最優(yōu)秀的,相反,有可能還是最差的。當然,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也未必就是工作崗位上的優(yōu)秀者。就拿我們近年來的奧運健將來說吧,比如跳水健將郭晶晶,短跑健將劉翔,乒乓健將鄧亞萍、馬林等,籃球健將姚明等,其實,他們是利用了一技之長而展現在我們的視野里。
總之,不管是數學教學還是其它科目的教學,我們都要站在一個對家庭和社會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去認識后進生,特別是樹立人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轉變對后進生的教育態(tài)度。同時,不斷從后進生的身上發(fā)現閃光點,幫助后進生走出困境,讓每一個孩子都受到公平的教育,還孩子一個健康的身心,真正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而又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