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立麗
【摘要】歷史學科思想方法支配著歷史教學實踐,它能使學生學會歷史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實證、歷史邏輯構建、詮釋評價是主要的歷史學科思想方法。教學中恰當、適時的滲透,有意識培養(yǎng)和訓練是掌握歷史學科思想方法的主渠道。
【關鍵詞】歷史教學 歷史教師 歷史學科 思想方法
一、歷史學科教學的必然要求
要培養(yǎng)的是“歷史人”,而不是“其他學科的人”,這就需要用歷史學科思想方法進行教學,歷史教師若要舉重若輕地組織教學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必須把握歷史學科思想方法。
歷史學科思想方法是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關鍵,為學生理解和掌握歷史學科的本質提供了最優(yōu)化的途徑。
二、理解及實踐探究
(一)概念理解
“歷史學科思想方法”是指人們對歷史學科理論與內容的本質認識,是關于歷史認識及歷史研究的思想方法。它以具體歷史學科內容為載體,又高于具體歷史學科內容的一種指導思想和普遍適用的方法。表現(xiàn)為歷史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研究方法等,旨在引導學生理解歷史知識的產生過程和歷史認識的形成過程,并嘗試初步解決一些歷史及其相關問題。具有穩(wěn)定性、科學性、導向性的特點,需要領悟和提煉,也是可以掌握的。
(二)概念構成
由史料實證思想方法、歷史邏輯構建的思想方法、詮釋評價的思想方法構成。
1.史料實證的思想方法。對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解釋、利用,是歷史學科最基本的學科素養(yǎng)和學科思想方法。
2.歷史邏輯構建的思想方法是指遵循歷史學科規(guī)律、規(guī)則、思維、結構的特點建構知識體系的思想方法。
3.詮釋評價的思想方法指向歷史解釋和歷史認識的視野與視角,是指基于什么樣的材料、立場、視角認識歷史,進而詮釋、理解、說明原因、條件、過程、結果、性質、影響、評價等。
(三)滲透和掌握歷史學科思想方法
歷史學科思想方法借助于歷史知識、技能而體現(xiàn)出來的,蘊含在歷史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應用的全過程,所以在教學中不能把歷史知識和歷史學科思想方法割裂開來。
1.上好高中歷史導言課,引入學科思想方法。一堂好的高中歷史導言課,能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歷史世界,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什么是歷史?歷史學科具有怎樣的特點和功能?歷史知識是怎么來的?歷史知識的結構具有怎樣的特點?歷史是怎么思維的?歷史會告訴我們什么?賦予我們的學習具有怎樣的價值和意義?高中歷史學科的課程結構如何?三年的目標是什么?你對高中歷史有怎樣的期待?我沒有局限于常態(tài)下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學”,在問題設計中凸顯了歷史學科性質、特點及學科的思想方法,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中,是對學生學科思想方法的引領和滲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教學思想方法。在教學設計中滲透學科思想方法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的各個維度和層面。教師在教學目標中突出學科思想方法、在教學內容中挖掘學科思想方法、在教學情境中蘊含學科思想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和領悟學科思想方法、在教學方法中幫助學生歸納和總結學科思想方法、在練習與作業(yè)中讓學生應用和反思學科思想方法......歷史學科思想方法在歷史學習中隨處可見,但是需要教師有意識設計和實施。以人教版必修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為例。
教學目標設計中滲透學科思想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構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知識框架,勾勒出發(fā)展脈絡;學生通過對材料研讀,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理解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所蘊含的規(guī)則和秩序,形成對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較為客觀、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在唯物史觀統(tǒng)領下歷史地分析問題能力。
教學內容中挖掘思想方法:這個體系中美國為主導的依據、全球化由無序走向有序的說明、對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認識等。
教學立意彰顯學科思想方法。將《從無序到有序,規(guī)則成就方圓》確立為教學立意。如果一般處理會忽略體系下所蘊含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規(guī)則,及規(guī)則對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所以,在以學科思想方法統(tǒng)領下,基于對內容的深入分析,確立具有超越知識的教學立意。
3.訓練“方法”,運用“思想”。歷史教學內容始終反映著歷史學科知識和歷史學科思想方法這兩條主線,教材的每一內容,都體現(xiàn)著這兩條線的有機結合。掌握學科思想方法也就是掌握歷史結論的生成方式、歷史問題分析的角度、問題解決的路徑及方法。
將學科思想方法置于學科教學的中心地位,通過學生對學科思想方法的領悟和掌握,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把握學科的整體結構與學科思維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問題解決能力和探究性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同時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德民,趙玉潔.新課程歷史怎么教[M].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聶幼犁,於以傳.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育人價值的理解與評價——立意、目標、邏輯、方法和策略[J].歷史教學,2011.
[3]於以傳.史學思想方法的主要內容和實施路徑[J].歷史教學,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