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信息技術的日益強大對教育事業(y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逐漸成為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重要力量。在這種形勢下,小學數學課堂開始進行教學革新,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也成為了廣大教師急需探討的課題。文本作者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
信息技術的日益壯大為教育事業(yè)帶來了極大的變革,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傳統教學課堂中的弊端,其中靈活度低、針對性不足的問題嚴重抑制著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將信息技術帶入小學數學課堂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靈活地進行難點解析,如此來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構建起切實有效的數學課堂。筆者依照自身教學經驗和認識,對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進行了淺顯的探討。
一、 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許多數學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總是習慣于直接進行知識重點難點的講解,但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功底較為薄弱,對于難點知識無法直接理解透徹,這樣反而抑制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針對這一現狀,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讓學生利用視覺觀察數學問題,在感官刺激中加快他們思考問題的速度與效率,并在調動其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促使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fā)展。比如在教學關于路程的問題時,筆者先利用多媒體將制作好的課件播放給學生觀看,視頻中出現了鐵路和山路隧道的畫面,在山洞入口處掛著寫著“2800米”的牌子,然后出現了一列火車,火車上標著400米,隨后火車進入隧道,這時畫面變成了一道應用題:現在這兩列出要進入隧道,視頻中標注出來它們的長度,現在已知這列火車以每分鐘1.6 km的速度行駛著,請問他要穿過這條隧道需要多少分鐘?學生通過觀察視頻中動態(tài)的火車穿越隧道的視頻,并從動畫視頻中看到火車與隧道的信息數據,可以使自身的思維在高度集中和高速運轉中思考這一問題的答案,這樣一來,大家可以根據視頻中出現的數據與兩者的關系列出算式進行解題,并快速得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使學生對這種動態(tài)應用題產生興趣,還促進了他們對數學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教師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視覺中得到滿足,并進入快速思考的學習狀態(tài),促使大家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形成活躍的數學思維,從而促進教學效果與質量的顯著提升。
二、 利用微課視頻講解數學知識的重點難點
微課即教師針對課本某一知識點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中動態(tài)的模擬和講解對新知識產生初步的認知,然后再經過細致的分析讓他們對這一知識點加深印象,以此來減少知識引入所耗費的時間,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微課視頻可以有效避免教學中“卡殼”的現象,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進度,自行調整視頻講解的速度,促使每個人都能得到完整的知識教學。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課為例,許多學生不太理解平行四邊形和其他圖形之間的關系,筆者便制作了針對這一知識點的微課視頻,視頻中展示了兩個低和高相同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然后利用軟件將平行四邊形的一個斜邊切割并移動到另一斜邊處進行拼接,這時原本的平行四邊形變得和旁邊的正方形一模一樣,這樣一來,大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關于平行四邊形的變化過程,對它的面積計算公式也就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視頻中利用了短短的五分鐘就將這一知識點講解的清楚又透徹,學生都也完全的掌握了這一知識難點,在做題時也很少出錯了,除此之外,筆者在講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關系時也利用了這一方式,通過切割拼接的方式可以使大家更直觀的感受圖形面積的變化,促使大家對此印象更加深刻。由此可見,教師利用微課視頻進行教學可以大幅度降低知識講解的時間,促使課堂教學可以高效展開。
三、 利用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加強課后鞏固練習
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走進課堂教學以來所誕生的新型教學方式,即教師讓學生在課下學習課本知識,在課上與教師和同學交流討論自己的學習見解,如此來獲得大量的鞏固練習時間,從而保障學習質量。由此出發(fā),數學教師可利用翻轉課堂模式下充足的課堂時間進行習題練習,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中將心中的疑問解決,以此來避免大家因問題堆積而產生的負面學習情緒。比如在學習分數乘除法時,有些學生的數學思維反應較慢,在課下利用視頻進行學習時對新知識的認知速度較慢,于是筆者在以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時便在課堂中布置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習題讓他們練習,并讓大家結成小組的形式對較難的題進行交流討論如:一些混合運算題中包含了加減乘除各種運算,學生在做題時很容易忽略加減和乘除運算的順序,又或者思維轉化的較慢,誤把加減法也當做乘除來運算,致使出現了很多錯誤,于是筆者讓大家結成小組,在相互幫助下解決較難的除法題和乘除混合題,并相互交換看對方的答案是否正確。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較好的學生在做完題后便會去幫助小組中思維反應較慢的學生,告訴他們解題技巧和正確運算的方式,最后筆者將大家容易出錯的題總結出來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得大家都能熟練地進行分數乘除法的運算。教師充分利用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就將新知識加以鞏固,并能潛移默化的增加大家的合作、探究能力。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中,教育事業(yè)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作為強有力的教學工具,通過改進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搭建起與數學溝通的橋梁,從而讓他們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為其成為具備卓越數學學習能力的人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晨旭.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D].天津師范大學,2013.
[2]李素琴.淺談現代信息技術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8).
[3]趙靜.漫談如何借助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08).
作者簡介:
孫麗燕,福建省龍海市,龍海市程溪鎮(zhèn)下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