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燕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與小學、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難度增加。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和理念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點關注。在新課程改革階段,高中數學教學應該改變以往的應試模式,展示新的教學面貌。數學教師要開放課堂,鼓勵學生自主性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tài)下完成學習任務。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教學水平得到一些提升;但是,仍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筆者根據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整體狀況,結合一些實際經驗和案例,對高中數學提出一些見解。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數學教學 探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26-02
現在,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把學生成績作為評價教學水平的唯一指標,大部分數學老師在課堂上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課后要求學生采用題海戰(zhàn)術鞏固課堂知識。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比如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使教學課堂才更有生命力。當學生長期把創(chuàng)新思維應用到實踐時,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考試成績會有明顯提高[1]。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死記硬背為主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學習很被動,自己根本不愿意動腦思考數學問題,很少有高中生主動總結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2]。比如,學生在學習數學曲線方程時,就會遇到很多困難。每一種數學曲線都有對應的方程式,并且方程式很相似。如果他們不善于對比總結這些曲線方程的特點,就極容易記錯。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數學教師的課堂效率不高,高中生在學習時也感覺很吃力,數學成績不理想。
(二)教師不愿意改變教學模式
數學教師喜歡沿用自己的教學方法,而不愿意和其他老師探討新的教學方式技巧。盡管課程改革已經促使一些數學教師改變教學模式,但是還存在一些年齡大的教師,堅持不改變教學方式和理念。他們覺得自己一直使用的多年教學經驗已經成功培養(yǎng)了許多數學高材生,教學成果很明顯,自己的數學教學理念是正確的。我們當然不能否定這些教師的教學成果,但是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如果教師仍然沿用老套的教學模式,而不去探索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學生根本不能展示創(chuàng)新思維和主觀能動性,學生的成績更上一層樓是很困難的。
二、高中數學教學改進建議
(一)用數形結合思維解決集合知識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用數形結合思維講解一些集合問題非常有效。數學教師可以使用數軸或者圖示法對數學集合中的并集、補集、交集進行講解和運算,使抽象的集合運算內容更通俗易懂、直觀化,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師在講授集合例題時:“一個班總共有學生40人。其中喜歡乒乓球的有17人,喜歡足球的有15人,既不喜歡乒乓球也不喜歡足球的有10人,問喜歡乒乓球但是不喜歡足球的人數是多少?”教師可以先將文字轉換成數學集合術語,用集合U表示班級總人數;用集合M表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用集合N表示喜歡足球的人數。然后畫圖,用圖形直觀地呈現文字信息,其中陰影部分表示喜歡乒乓球但是不喜歡足球的人數。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把數形結合思維滲透到實際數學問題中,使數學問題更直觀和簡單,便于學生掌握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
(二)用數形結合思維解決函數知識
對于函數知識教學,教師可指引學生用圖像對函數知識進行分析,由此熟練掌握函數知識,因為函數本身就是數量和幾何的結合。比如,教師在講解一個選擇題:已知一個二次函數 f(x)=x2+x+b(b>0),如果f(m)<0,那么求f(m+1)的值?答案A:0;答案B:符號跟b有關;答案C:正數;答案D:負數。首先數學教師可先在黑板上畫f(x)=x2+x的函數圖像,然后計算f(x)= x2+x方程式和在x軸的交點,確定坐標。如果f(x)<0 時,函數在x軸的區(qū)間是(-1,0),即區(qū)間長度是1,b >0,把函數f(x)=x2+x的圖像整體向上平行移動,f(x)<0區(qū)間長度小于1。如果 f(m)<0,那么m+1一定大于0,得知答案A是正確選項。這類題目考查二次函數性質,明確開口方向是向上還是向下?以及函數圖像平移的方向使向上還是向下?教師用數形結合思維解決函數知識,把抽象的高中函數通過圖像具體化、簡單化,這種授課方式生動形象,學生在學習時不會產生枯燥感。
(三)引入“微課堂”模式
高中的立體幾何知識點(包括圓錐、圓柱、球、長方體、立方體等)是考試中的必考內容。如果教師在講授這些知識點時,只是在黑板上畫立體圖形,這種教學太枯燥,不利于建立學生的空間幾何立體感。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提前讓學生在家里制作一些立體模型,然后在課堂上展示。比如學生在制作立方體時,自己就會得出結論:立方體六個面的面積都相等,12條邊的長度都相等這些基礎知識。然后教師在課堂上播放事先做好的課件,學生觀察這些立體圖形的旋轉過程,這樣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記憶更深刻[4]。
學習數學不單單要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建立數學思維意識。高中數學知識點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難度和深度都很大,對學生來講,學好高中數學是一項比較艱難的任務。如果一些學生仍然用初中和小學時的學習方法去學習高中數學,很難取得理想的數學成績。數學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當學生面對實際的數學問題時,才能發(fā)揮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獲得成就感。
參考文獻:
[1]劉昌濤.新課程下高中概論課教學有效性的初步研究[J].速讀(上旬),2016(8):384-384.
[2]上官學輝.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數學文化”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2):234-235.
[3]翟華.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初高中數學的過渡[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9):126-128.
[4]湯曉春.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復習課優(yōu)化教學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2(8):17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