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富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具有重要的人文性特征,道德與法治課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必要的人文知識,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修養(yǎng)。提問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在推進課程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探討了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提問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提問
對教學工作而言,提問最為關鍵。通過提問,教師可以體察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判斷,對之后的教學方向進行調控;通過提問,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部分教師忽視了課堂提問的重要性,提問的單一化、簡單化弊病較嚴重。為了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發(fā)展,教師應該采用有效性的提問策略。
一、聯(lián)系現實生活,豐富教學內容
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是對現實生活的具體概括,也是對道德社會和法治社會現象問題的理論升華。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聯(lián)系學生的現實生活,鼓勵學生將生活實際和道德法治教學聯(lián)系在一起,不斷革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應該立足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現實學習需要。傳統(tǒng)課堂采用口傳身授的理論灌輸方式,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教師應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啟發(fā)學生進行主動思考。
比如,教師在講“讓友誼之樹常青”時,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使學生學會友誼保鮮的方法。初中生處在成長期,對個體成長而言,友誼如船上的風帆。每個學生都應該澆灌友誼的樹苗,讓友誼之樹茁壯成長。在伙伴的關懷下,學生可以舒緩自己的心靈壓力,尋找到心靈的凈土和和諧的精神家園;在同伴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攻克學習困難和生活困難,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同學們和朋友之間發(fā)生過什么難忘的事情?第二,通過這些事情,同學們感受到了什么?第三,同學們覺得朋友有怎樣的重要性?一些學生記錄了自己和友人共同的游戲經歷、一些學生記錄了自己和同學的學習經歷等。在學生談論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寫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友人或同學的感謝之情,并讓對方閱讀信件,體會自己對友誼的珍視。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將得到明顯深化,人際交往能力也將得到明顯提升。
二、調整問題難度,注重循序漸進
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在對學生開展提問時,教師應該對問題難度進行調整,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果教師提問的難度過大,學生會失去回答的積極性,對問題回應產生畏難情緒。如果教師提問的難度過小,學生會認為回答問題浪費時間,不愿意與教師配合互動。因此教師應該由淺入深地開展提問,并控制提問的頻率,因人而異地進行提問調整。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難題,并降低提問頻率;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提出簡單題目,并提高提問頻率。
比如,教師在講《讓家更美好》時,可以先向學生展開提問:“大家希望自己的家是怎樣的?”“自己在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在問題導入的作用下,學生積極參與到了討論之中,對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分析。簡單提問過后,教師可以提升提問的難度,并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如“你認為和諧家庭的美德應該有哪些?”“在和諧家庭中,我們做些什么能讓家庭更加美好?”小組討論是有效的探究方法,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使學生集思廣益得出問題答案。針對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繼續(xù)進行拔高性提問,如“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的關系是什么?”針對一些學困生,教師可以提出簡單的帶動性問題,如“當父母吵架時,你應該怎樣做?”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將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將課程內容和現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三、提出開放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教師是學生學習之路的指明燈,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燈塔。為了實現學科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進行分析,發(fā)現很多課程內容都具有開放性,教師可以延伸教學內容,讓學生對開放性問題進行解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開展問題討論等,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開放性課堂中。
比如,教師在講“法律與我們同行”之后,可以先為學生列舉現實生活中“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生活現象,然后提出如下的開放性問題——我們身邊有哪些常見的不良行為?這些不良行為應該怎樣矯正?一些學生指出了部分同學打架斗毆的不良行為,并指出加強學校管理、進行思想教育是重要的矯正方法;一些學生指出了部分同學勒索他人錢財的不良行為,并指出加大處分力度、進行批評教育是重要的矯正方法;一些學生指出了部分同學在受到侵犯后忍氣吞聲、不敢反抗的行為,并指出尋求法律保護是重要的應對方法……在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后,教師應該對校園常見的不良行為進行總結,并分門別類地提出科學矯正方法。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應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為法律始終與人們同行。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的法治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都將明顯增強。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問至為重要。提問不僅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指引方向,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傳統(tǒng)教學課堂忽視了提問的重要性,學生很容易出現注意力轉移的問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應該把握提問藝術,采用高效的提問策略。
參考文獻:
[1]閆生厚.道德與法治課堂討論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24):43-44.
[2]吳元彬.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都市家教,2017(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