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琴
摘 要: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適用,語文是一門細膩的教學科目,每篇文章中都蘊含著作者真摯的情感。小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需要感悟人生,而情感教育就幫助他們建立了感情契機,讓他們熟練掌握應用語文知識的內(nèi)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對學生來說,語文是一門重要的科目,在小學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對孩子后期的語文學習很有幫助。小學是學習的啟蒙階段,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他們對身邊的事物也充滿了好奇,這時也是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時機。課堂上的交流,學生之間的溝通,都能讓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一、情感教育的含義
情感教育是認知教育的一種。在教學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建立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情感,進行情感交流,發(fā)揮情感因素的作用。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灌輸語文知識的同時,幫助他們塑造健全的人格。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改革力度逐步加大,教學觀念也隨著教學改革不斷變化。但是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限制了教學模式的發(fā)展,過去在追求成績的時候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因此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育部門需要抓住教學契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
二、案例分析
案例題目:《詹天佑》
案例介紹: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他是一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對先進人物的事跡進行介紹,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教學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課堂設計:抓住文章中的中心主旨進行教學,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保證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緊扣中心句,研究教學內(nèi)容,分析重點詞匯,解析教學問題,突出文章主旨。
對文本中的細節(jié)進行把握,介紹文章內(nèi)容,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匯,例如:“狂風怒號”“黃沙漫天”“翻山越嶺”等詞匯。這些詞匯描寫出艱苦的工作情境,但是詹天佑不這么想,他的任務是幫助中國人修筑自己的第一條鐵路,他對譏笑者不予理睬。他擁有責任心,擁有自己的愛國情懷,這些都是可以感動學生的地方,
情感分析:詹天佑突破工作難題,為中國人修筑自己的第一條鐵路。在教學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學生內(nèi)心的自豪,整篇文章中都體現(xiàn)出作者的愛國情懷,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思想很有幫助。
教學總結(jié):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文章中的深意,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這對他們學習語文知識有很大幫助,我在本堂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誘發(fā),在教學時調(diào)查了教學背景,事情發(fā)生在鴉片戰(zhàn)爭時期,在祖國危難之際,有人挺身而出,為國家作貢獻,兩種境遇形成了情感沖擊,升華了學生的學習情感。
三、情感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1.情境鋪墊
教師應在課堂上進行情境鋪墊,為課堂增設教學情境,分析課堂上的一些教學活動和教學知識點。布置情境時,可以對文章中的情境進行詳細解析,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原情境,讓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語文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活學活用教學知識內(nèi)容,保證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在《長征》的教學中,可以對教學知識進行拓展探索,收集詩句。例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還原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插入一些關于長征的背景音樂和趣味視頻,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2.素材選擇
在小學語文課堂應用情感教學方式時,需要選擇合適的素材。一方面需要分析素材的特質(zhì),另一方面要讓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學生在接受教育時,不是簡單被動地記憶接受,而是積極保持學習熱情。所以在教學時需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層次挖掘,找準教學切入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情感升華。在這種境遇下,教師可以運用更科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和內(nèi)容指導。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找到好的情感插入方法。好的素材是提升學生學習情感的關鍵,所以教師在實施情感教學前,需要精心準備教學材料。
3.將課堂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
教師將教學理論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讓學生在生活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結(jié)合語文素材,將教學內(nèi)容和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體驗感情
教師幫助學生感知情感,站在第一人稱的角度品讀文章內(nèi)容,感受文章真意。就像《烏鴉喝水》的短文故事,在瓶子里投入石子,瓶子里的水才會溢出來,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以情導情,才能讓學生用心學習語文,感知生活。
教師在向小學生傳授語文知識時,情感教育會發(fā)揮重要教育作用。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也需要正確運用教學方式,建立多樣性的情感導入途徑,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有所感。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情感導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需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