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鋒
摘 要:21世紀是一個信息騰飛的時代,隨著計算機在教育領域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給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它猶如一座架設在學生和教材之間的橋梁,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學習興趣;語文教學
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通過聲音、圖像等多種形式作用于教與學的實踐,以全新的內容、豐富的信息促進教學內容快速更新,打破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以它特有的優(yōu)越性推動著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轉變,為我們教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可操作性。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能優(yōu)化教學效果。下面我就以小學語文課的教學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其中的應用。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好任何學科的前提,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這一點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從低年級就進行抽象、具體知識的傳授,這就抹殺了小學生天真活潑、善于模仿的特性。分析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他們更愿意接受一些融圖、文、聲、像于一體的動畫。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如果通過計算機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動畫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必將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一種樂意學、喜歡學的心理。如《美麗的小路》一課,如果根據課文制作成動畫,賦予鴨先生、兔姑娘、鹿先生等神態(tài)、動作、語言,將會同時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接受信息,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感到自己所學的知識特別有趣,在不自覺中既領會了文章的內容又對語文學習產生一種積極、主動的情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效果,化難為易,輕松教學
借助計算機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計算機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觀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簡化教學步驟,提高教學效率。如《詹天佑》這一課,文中提到開辟居庸關隧道時采用的是兩端開挖法,開辟八達嶺隧道時采用的是中部鑿進法,火車在“人”字形鐵路上行進等。如果把這些內容做成動畫的形式給學生加以呈現,無需教師過多的講解,學生一看即明白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清明上河圖》一課,文中運用大量的文字對這幅圖畫進行了介紹,未見過這幅畫的學生任憑書上、教師描繪得再形象生動,也不能真正感悟到這幅畫的內容,而如果采用多媒體將這幅畫展現給學生,學生閱讀課文時再對照展現在眼前的圖畫,不僅易于理解,而且會對這幅畫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利用多媒體,加強學生對古代詩歌的感悟理解
古詩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由于它獨特的文學格式,精練的語言文字,豐富的思想感情,深遠的文學意境及作者所處的特定歷史背景,使古詩在語文教學中難度較大,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往往靠死記硬背詩詞大意來學習,這種方法枯燥乏味,難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針對這個問題,我在古詩教學中,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法改革嘗試,通過圖像、色彩、聲音等直觀形式,變抽象的語言文字為直觀的聲音、圖像,組成“三維空間”,讓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形成語言、情景緊密相連的認知模式。這樣既便于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化難為易,使教學手段立體化,同時又能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的思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迅速進入詩歌意境,并積極主動地理解掌握詩句的含義和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輕松地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如《示兒》一課上,我就利用投影儀展示了作者當時寫這首詩的情境:破舊的茅屋中,一位臥病在床、身體瘦弱、面容憔悴、表情沉痛的老人正在指畫著什么,幾個年輕人半跪在床前淚流滿面地傾聽著。在指導學生觀看畫面的同時,我設計了如下導語:圖中這位老人就是重病纏身的陸游,他在臨終前給他的兒子做最后的囑咐,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陸游給他的兒子叮嚀些什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短短的幾句話必然留給學生一個懸念:這位老人臨死時還有什么事要囑托他的兒子?是遺產、家丁興旺還是別的什么事呢?從而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后來的學習,學生明白了陸游懷憂國憂民、渴望祖國統(tǒng)一之心,再結合課前所展示的幻燈片,一位杰出的愛國主義詩人的形象躍然心頭。再如孟郊的《游子吟》一詩,幻燈片出示這樣的畫面:昏暗的油燈下,一位白發(fā)蒼蒼、弓背駝腰的母親正在縫補衣衫,她動作遲緩,一針一線都要費極大的力氣。放映的同時教師相機引導:聯(lián)系“意恐遲遲歸”,想一想慈母在你的“衣”中縫進去了一些什么?學生結合畫面,想到一心為自己操勞的母親,想到平日里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一種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從而就不難理解作者孟郊對偉大母愛的由衷贊頌!
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盛開的鮮花,那么多媒體技術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從而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段艷俠.揚起科技風帆 漫游語文世界: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6).
[2]吳紅川.淺談初中語文課堂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