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芬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養(yǎng)鎮(zhèn)中心小學 云南 西雙版納 666106)
【摘要】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由于學生家庭教育和智力水平存在不同的差異,這也就使得每個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習成績也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滿足不同水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主要對分層教學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合理運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理運用;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9433(2018)03-0092-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很多人會存在這樣的誤區(qū),分層教學就是將學生劃分成三六九等,進行區(qū)別對待,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結構進行綜合的評價,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教師必須要結合每個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進而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分層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破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真正的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潛力,使得學生的特長能夠被充分的發(fā)揮出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但是,將分層教學運用到小學教學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學生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這樣才能夠確保分層教學的有效性。另外,教師還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1]。
2.1 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因此,學校的教學活動應當圍繞學生而展開,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進行分層教學的時候,首先教師需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各種差異是不可避免的,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正確的分析,這樣才能夠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2]。另外,在分層教學中,教師不能夠像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一樣,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生成績差的學生置之不理。分層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每一個學生都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因此,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更應好好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學習能力、性格等差異進行科學的分層。比如:教師可以按照班上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A、B、C這三個等級,并按照1:2:1的比例進行分層,將數學學習能力好的歸為A級,學習成績中等的歸為B級,學習成績較差的歸為C級,進而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目的。
2.2 教學過程分層。將學生進行分層之后,教師就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般數學教材都是為了學生能力中等的學習進行設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再添加一些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課外題或挑戰(zhàn)題,進而不斷的開發(fā)學生的潛力,而針對學生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指導,讓他們能夠掌握基本數學概念以及用法[3]。另外,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教師也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且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一些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以及一些需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問題。比如:在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如初級問題:“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東西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中級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有哪些基本的特性嗎?”高級問題:“你們能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得各個層次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都能夠通過學習有所收獲。
2.3 課后作業(yè)分層。除了教學分層,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也需要進行分層,課后練習可以有效的檢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效果,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開展課后作業(yè)分層學習,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和需求選擇自主的練習,教師可以鼓勵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完成了基礎練習之后,選擇性的作一些難度較高的練習,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減少與中、高層學生的差距。此外,教師在對作業(yè)評價的方式上,也應當要遵循學生差異性的原則,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這樣可能夠使得學生得到客觀的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不足。
2.4 輔導分層。在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也需要進行分層,教師應當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學習的特點來進行分層輔導,讓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學生成績中等的則需要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方法及用法,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對他們進行課外拓展知識輔導,這樣才能夠使得每位學生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和提高[4]。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要靈活的運用分層教學的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教學,進而提升整個班級甚至是整個學校的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加強對分層教學的推廣和應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賈秀琴.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5(33):226-226.
[2]王洪麗.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4):58-58.
[3]陳麗云.關于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