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香
摘 要:初中生正處于培養(yǎng)自身人生價值觀的重要階段,而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有著較強的育人功能,教師要善于把其育人功能發(fā)揮出來,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案例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把生活素材與教材內容相互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準確、快速、輕松掌握教學知識點。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法;方法
初中道德與法治屬于理論性非常強的課程,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利用“題海戰(zhàn)術”“灌輸式教學”對待學生,使學生缺乏參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自主性,無法意識到這門課程中的知識點對于自己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性。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善于利用案例教學法來引導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對待事物能夠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首先,案例教學法具備較強的開放性,能夠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與交流,這樣教師就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設計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案。其次,案例具備較強的說服性,并且與實際生活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學生通過分析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能夠培養(yǎng)自身優(yōu)秀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在日后的生活中做到正直善良、遵紀守法、愛護功德。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方法
(一)做好課前案例設計的準備工作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诔踔械赖屡c法治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需要充分做好課前案例設計的準備工
作,選取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案例素材,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首先,案例要和教材內容有著較大的聯(lián)系,具備較強的代表性與典型性;其次,案例必須取材于現實生活,具備說服力與真實性特征;最后,案例要具備明確的人物與情節(jié)、主題等,蘊含較為深刻的道德觀念、人生哲理。教師要把案例內容整理成通俗易懂、簡潔生動的形式,具備探究性、包容性、復雜性等多元特征。例如,在學習《在集體中成長》的時候,可以運用以下案例:小紅從小父母就離異,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壓力非常大,導致性格較為內向,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較少。場景一:學生都很少關注小紅;場景二:很多學生會欺負小紅;場景三:班委會齊心協(xié)力商量著幫助小紅;場景四:小紅收到了一封信與錢物。如果你是小紅,面對不同的學生,你會有何感受?選擇這個教學案例的原因是,這個教學案例較為真實,在班級中確實存在很多這樣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案例換位思考,師生、學生之間相互溝通,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團體力量非常重要。教師還要精選具備生活氣息的素材,才會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
(二)課堂中呈現案例置疑解惑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時,教師要善于利用案例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研究教學案例的時候更為透徹地理解理論知識。在以往的案例教學中,教師都是讓學生自主朗讀案例材料,教學效果較為不明顯,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可以用生動、形象的口述表達來展示教學案例,比如,通過模擬記者采訪、小品模擬法庭、辯論會、實際情境、多媒體技術來展示案例。例如,在學習《做情緒情感的主人》的時候,教師以往會采用“復旦大學投毒案”來教導學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多多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嫉妒、仇恨之心會害了自己,但是這種案例學生早就有所聽聞,缺乏代入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關于“保姆縱火案”“武漢火車站殺人”等社會熱點新聞,以此來渲染課堂氛圍,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
(三)做好課后總結案例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結束的時候,教師要善于做好課后案例總結,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除了要引用案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并且要把各個小組的思路與發(fā)言要點記錄下來,最后由教師做出總結。比如,在學習《走進法治天地》之后,教師可以引入案例:“小明的經歷”,小明從小備受父母寵愛,認識了很多游手好閑的朋友,經常出入網吧、消費,為了滿足自己的休閑娛樂需求,開始小偷小摸,在學校就經常被學校警告。在畢業(yè)之后又染上了毒癮,為了籌錢繼續(xù)盜竊、搶劫,最終被判刑七年。通過這個案例讓學生深入探討什么是一般違法、什么是犯罪,需要承擔何種法律制裁、法律責任,最終讓學生明白自己要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正直、誠實的人。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合理、科學地應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案例能夠把理論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案例中汲取教訓,做一個擁有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人。
參考文獻:
[1]徐芳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整合案例教學的實踐嘗試[J].教育現代化,2018,5(11):348-349.
[2]王玉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踐與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