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翠紅
摘 要:物理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種重要手段,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而問題導入及提問策略勢必直接影響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日新月異,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導入及提問策略已成為教師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以前概念為基礎探討了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導入和提問策略,以期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前概念;物理教學;問題導入;提問策略
教師在課堂上時不時地提出一個好的問題,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甚至能引出一堂目標明確、引人入勝的物理課,所以教師如何導入探究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教學實例,談談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導入探究問題及提問的基本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一、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了解學生的前概念
所謂“前概念”就是指學生在學習某科學知識前對該知識的認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某一科學內容之前,已通過多種渠道對某些概念有了一些認識,這些并不一定正確的“前概念”對學生正確地理解相應的科學概念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老師在進行有關科學內容的教學時一定要關注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前概念是什么,處于一種什么狀態(tài),對新概念的建立會有怎樣的作用,這樣才能使教學有的放矢。例如初中學生對大氣壓如何作用使得人們能用吸管將飲料“吸入”口中有比較強的非科學的前概念,他們大多數(shù)人認為當人用嘴對著吸管吸氣時就會把飲料“拉入”口中,完全沒有意識到大氣壓強這個知識點,這就需要老師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開展活動,來糾正學生錯誤的前概念。老師可以把一吸管插入一密封的飲料杯,讓學生來“吸”杯中的飲料。學生發(fā)現(xiàn)不管怎樣“吸”,都不能把飲料吸到嘴里,這時把密封的蓋子打開,再讓學生通過吸管來吸飲料,學生就能輕易地把飲料“吸”進嘴里。教師趁機提問“為什么密封狀態(tài)下飲料不能吸進嘴里,而打開蓋子后就能輕易的吸到飲料?”從而導入大氣壓強的教學
二、關注問題導入,注意形式的多樣化
物理課堂教學提問應遵循趣味性、啟發(fā)性、目的性等課堂教學提問的基本原則,老師引導學生提出要探究的問題的形式可以是多方面的。
1.用故事引入問題
老師可以利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一個有意義且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的小故事、小事件,引出探究問題,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講凸透鏡對光線有匯聚時筆者先向同學講述愛斯基摩人用冰凸透鏡取火的故事,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凸透鏡對光線有什么作用”這一探究問題。
2.由實驗觀察提出問題
當遇到的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矛盾事情時,學生感到迷惑、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設計一些實驗,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過程中,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如在學習流體壓強時,筆者設計了向兩張自由下垂的紙中間吹氣的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提出了“流體壓強與流速有怎樣的關系?”這一問題。
3.在活動中提出問題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在活動中提出問題。如,在教學凸透鏡成像時,筆者讓學生用一個凸透鏡和兩個套筒自制的照相機,然后觀察周圍的人或物,學生通過拉動蒙有半透明紙的套筒,看到了物體的成像情況,針對有的物體成的像大,有的物體成的像小這一現(xiàn)象,學生提出了“凸透鏡成像有什么規(guī)律”這一探究問題。
4.通過資料展示提出問題
由于條件所限,有些教學內容不能在課堂直接演示,那么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圖片、播放視頻等方式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如為了引導學生思考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與那些因素有關,筆者讓學生觀看煮餃子的視頻,當看到沉在鍋底的生餃子受熱后體積變大,最后餃子漂浮在水面上的現(xiàn)象后,學生提出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跟哪些因素有關”這一問題。
三、關注提問策略,凸顯提問的作用
1.用提問引導學生討論實驗現(xiàn)象
通過觀察研究或演示中的各種現(xiàn)象獲取新的知識,是學生尋求答案的一種方式,老師可以通過提問,如“你注意到這個實驗中的哪些現(xiàn)象?”等激發(fā)學生合作交流的積極性。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前,老師不要急于做出總結,而是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
2.用提問引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適當?shù)靥岢鰡栴},并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像“你認為哪些需要解釋?”“從數(shù)據中你能看到一些規(guī)律嗎?”等,通過這些解釋性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發(fā)散學生思維。
3.用提問引導學生知識的遷移
知識的遷移對于學習新知識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在新的問題情境中運用舊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如在教學大氣壓時,筆者提問“你能解釋活塞式抽水機是如何將水抽上來的嗎?”這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大氣壓的知識遷移到新的問題中來,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