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飲茶新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茶藝基礎”這門課程,這樣不僅可以普及我國的茶文化,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文章簡要闡述了開設茶藝基礎課程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方面的作用,同時提出了在茶藝基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高茶藝基礎課程的教學水平進行了積極的創(chuàng)新探索。
關鍵詞:茶藝基礎教學;高職院校;思考與創(chuàng)新
一、 研究背景概述
近年來,全國各高職院校招生壓力日漸明顯,若想在嚴峻的形勢下求得生存發(fā)展,各校必須加強內(nèi)涵建設,強化專業(yè)特色,拓寬就業(yè)渠道。茶不僅和咖啡、可可并稱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更是中華民族的“國飲”,而民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說法,也更加證實了茶文化的普及性,再結(jié)合近年來各用人單位對茶藝技能的關注,使得我們在建設校園文化、增強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提高學生就業(yè)競爭力方面,必須把茶文化這一重要因素考慮進去。而不同高校開設此課程時出發(fā)點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有的是為了讓學生考取茶藝師資格證書,增加就業(yè)幾率;有的是為了增強專業(yè)特色,比如,讓茶藝課程成為酒店管理專業(yè)的特色課程。
二、 “茶藝”教學在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
(一) 以茶養(yǎng)身,提高身體素質(zhì)
我國著名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述了茶的藥理功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矍爽,不昏不睡?!标懹鹪凇恫杞?jīng)》中也詳細解釋了茶對人體具有多種良性作用。當今社會亞健康狀態(tài)越來越明顯,飲茶不僅可以攝入營養(yǎng),提高免疫力,而且可以調(diào)節(jié)身體機能,使得人們更加健康長壽。所以,茶藝教學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二) 以茶雅志,陶冶個人情操
陸羽在《茶經(jīng)》中寫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簡德之人?!庇纱丝梢?,茶藝基礎的教學對提高大學生個人修養(yǎng)和自身修為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比如我國的三道茶,不僅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意蘊,而且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警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懂得先苦后甜、苦盡甘來的人生道理,進而在立身處世方面“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而茶道講究的“廉、美、和、敬”也重在提倡通過日常的飲茶活動,勤儉養(yǎng)德,“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提高個人的道德和文化修養(yǎng)。
(三) 以茶敬友,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
茶藝活動講究的是人際關系的調(diào)整,重在人人平等。具體到對當代大學生處理人際關系方面則有以下幾點體現(xiàn):第一,遠離酒肉朋友。古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學校園當中不乏喜愛抽煙喝酒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也是用煙酒作為媒介,不良的興趣愛好只會更加傳染給身邊的同學。我們開設茶藝基礎課程,不僅可以宏觀地傳揚中國的茶文化,更可以微觀地教育學生摒棄不良嗜好,以茶會友,以茶怡情,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泡茶、品茶,互相交流,甚至化解矛盾,調(diào)節(jié)人際關系,結(jié)識知己。第二,杜絕終日沉溺網(wǎng)游。茶藝教學的生動性和動手性、參與性,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有益于促進學習、增強同學情誼,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四) 以茶行道,凈化校園風氣
茶文化的核心是“和”,提倡“精行儉德”,講究禮儀??鬃釉弧叭藷o禮,無以立”,而茶藝教學也特別注重待人接物的禮儀形式,比如客來敬茶的習俗、三龍護鼎的手勢、鳳凰三點頭的寓意等都體現(xiàn)了人情、教養(yǎng)和禮儀。講究禮儀,不僅有助于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敬團結(jié),更有助于凈化校園風氣,實現(xiàn)校園安定。
三、 “茶藝”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 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有限
目前,一線教師里面,茶學專業(yè)的教師較少,大部分教授茶藝基礎的教師專業(yè)背景都不一樣。雖然教師在講授這門課程之前都在茶藝培訓機構學習過,且絕大部分教師都考取了茶藝師資格證,但是依然沒有系統(tǒng)而深刻的進修。這樣導致授課老師會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背景和擅長領域來選擇具體的授課內(nèi)容,導致各教師講授的重點不相同,內(nèi)容有差異。茶藝教師不僅要愛茶、喝茶、懂茶,還得對茶藝邊緣藝術有研究,比如樂器表演、服飾搭配、插花藝術、語言技巧、形體形象等。只有茶藝教師成為了真正的“茶人”,教師教授的茶藝知識才會有深度,才能真正地打動學生,帶動學生愛上茶藝。
(二) 學生對茶藝課程的理解片面
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茶藝基礎》的學習內(nèi)容都是教師在講臺上進行茶藝表演。這樣的現(xiàn)狀使得教師在講解茶文化的內(nèi)涵、茶文化簡史、茶的起源與傳播以及茶葉的種類和鑒別方法這些相對枯燥的內(nèi)容時,學生不愿積極學習。其實,茶藝不僅是泡好一壺茶,享受一杯茶的滋味,更是對茶文化的一種領略和品茶境界的一種升華,茶藝不僅體現(xiàn)了物態(tài)文化,更包含了精神文化。學生由于閱歷不足和理解的偏失,很容易把茶藝理解為泡茶,這樣使得教師在講解茶文化豐富的內(nèi)涵和外延時,學生沒有積極響應,學習不到真正的茶藝,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三) 教學設備不完善,教學手段缺乏創(chuàng)新
開設了茶藝基礎這門課程的高校,往往都建有茶藝實訓室,但是這些實訓室主要是針對專業(yè)課的學生,一般對于選修課的學生通常都不會全部開放,這就使得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遇到的阻力比較大,往往只能在普通教室講授理論知識并且演示沖泡環(huán)節(jié),學生也只能在教室里面練習沖泡技巧。其次,學生學到的茶藝知識都是比較淺顯的,時間久了容易淡忘,這就更對教學設備和教師的教學手段有了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若是沒有創(chuàng)新,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四、 “茶藝”教學的探索
(一) 教師首先應該是一位“茶人”
任何教師的人格魅力都會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而作為一名茶藝教師,“茶人”的氣質(zhì)更是會感染到學生。茶藝教師不僅要愛茶,更要懂茶,不僅要教學生如何泡茶,自身也更要有茶一樣的平和氣質(zhì)。試想,一位茶藝教師若是自己都不愛品茶,遇事急躁,境界不高,又如何能真正地教好《茶藝》這門課程?教師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茶人”,首先要有深厚的茶文化功底,有豐富的茶文化理論知識,還要掌握endprint
和茶藝相關的邊緣藝術,只有這樣才能在講課過程中旁征博引,使得學生也可以舉一反三從而融會貫通。其次要多出去學習,走進茶園親近茶,多去調(diào)研走進“茶人圈”。最后要見多識廣,品鑒多種名茶,有豐富的沖泡經(jīng)驗,杜絕閉門造車。
(二) 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民間就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說法,由此可見,飲茶活動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其實茶藝跟學生的日常活動也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學生還是很容易在這門課程中找到興趣點的,比如,可能因為喜歡家鄉(xiāng)茶進而開始研究茶;可能通過一首茶詩或者一首茶歌開始喜歡飲茶;可能因為喜歡一款茶具而開始喜歡茶。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這些心得體會,與同學們分享這方面的知識,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又給學生們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授課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采取授課與互動相結(jié)合的模式。比如在講解沖泡技巧的時候,先由教師示范,再由學生練習,最后可采取分組比賽的方式調(diào)動大家的積極性,課堂結(jié)束后請大家講述一下心得,再鼓勵大家創(chuàng)新沖泡手法和表演模式。在期末考試環(huán)節(jié)淡化理論考試,學生分組以團隊模式參加考試,比如,在一個團隊中,有學生負責創(chuàng)新茶藝解說詞,有學生負責當場的解說,有學生負責沖泡,也有學生負責茶室的布局等。這樣不僅讓學生親自參與,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創(chuàng)新的成就感,提升團隊的凝聚力。
(三) 堅持實踐化教學
茶藝基礎課程要想達到實踐化教學就必須建設理實一體化的茶藝實訓室。實訓室不僅要有多媒體設備,更要配齊茶室應有的基本設備,包括實踐需要用到的不同茶葉樣品以及茶室的裝飾用品。這樣才可以在學習完茶葉的基礎知識后,教師親自示范后再由學生動手操作,逐漸淡化理論和實踐的界限,達到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就可以和實踐內(nèi)容完全融合,又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同時,多帶學生走進戶外課堂,比如讓學生親自去茶園感受人在草木間的愜意,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親自參與采茶和制茶活動,了解各類基本茶的制作工序;親自到茶葉店去買茶,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去辨茶;參觀不同的茶藝室,見識不同的布局風格和沖泡手法,便于學生的掌握和創(chuàng)新。
茶藝教學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也不僅僅停留在沖泡技藝上,各大高校紛紛開設了這門課程也絕不僅僅是為了給學生增加就業(yè)機會。我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不僅可以洗滌心靈,提升精神境界,更可以修身養(yǎng)性,強生健體。各校開設這門課程也是為了和政治思想教育相結(jié)合,達到茶藝藝術與道德教育相輔相成的效果。最后可以通過茶文化的學習陶冶學生的情操、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實現(xiàn)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 潘運華.茶藝教學在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葉,2016(8).
[2] 王莉莉.高職高專茶藝實踐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8).
[3] 黃進.“茶藝”課程教學探索與思考[J].農(nóng)業(yè)考古,2015(2).
[4] 張濤.茶藝基礎[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李彥青,江西省九江市,江西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