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進行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反省是一個重要的方法。新課標要求數學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并進行及時的糾正總結。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意識到反思性學習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引導。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發(fā)揮出他們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我反思;引導
一、 前言
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的過程中,人的思維會經過幾個層面的感知變化,先是進行直觀的感知,然后進行反思,最后進行總結構建自己的思維等幾個層次。這些過程非常具體地體現了數學思維的變化過程,這種變化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客觀事物中存在的數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要求關注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引導他們進行改進。通過反思,學生可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的能力及改進數學學習方法的技巧。新課標對學生的反思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和學生都需要引起重視。
二、 引導學生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1. 引導學生及時反思
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是這些新的內容也總是容易被學生遺忘。從艾賓浩斯曲線中我們不難發(fā)現,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學生在剛學習結束時進行及時的反思最為有效,這樣可以有效地進行知識的鞏固加強,與此同時,還可以進行知識的完善,整理自己的邏輯思路,加深知識的印象。進行知識的反思,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首先,查問自己今天的知識內容背景是什么,與以前的學習內容有什么聯系,理論的基礎和公式的來源是什么,知識的用途在哪個方面等等。其次,對自己的掌握程度進行盤問,思考自己在問題的理解上存在哪些問題,以便后期查漏補缺。
2. 反省解題思路
著名教授羅增儒曾指出:如果在思路剛剛打通時就結束思考,會讓思維處于較淺的層次,這樣學生的思路無法得到深層次的發(fā)掘。因此,要對學生的反思進行適當的引導:題目涉及哪些知識點,這種題目中給出了哪些特征性的信息,這種題目的規(guī)律在哪里?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然后總結,下次遇到這種題型時就很容易進行解答。解題之后還要對題目進行多個角度的探究,看看有沒有別的方法進行解題,或者有沒有解題的優(yōu)化途徑,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鍛煉自己的解題技巧、分析能力、邏輯思維。此外,回顧性的反思可以加深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3. 對作業(yè)錯誤的反思
每次進行新的知識點學習之后,都要通過習題來進行知識強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出現一些錯誤,這些錯誤暴露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知識理解程度不深、認識片面等。這些漏洞都可以通過作業(yè)反映出來,學生的習題作業(yè)中通常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作業(yè)過難,超出能力水平;第二,會做卻做不對。作業(yè)太難,我們可以通過查找作業(yè)中的難點來解決學生作業(yè)中的問題。通過找到難點,來發(fā)現學生知識點的薄弱點,然后通過某種方式進行講述,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難點進行全新理解,集中思維進行難點攻克,這樣學生的難點得到解決。會做卻還是做錯,這一般反映出的是學生的認真程度問題,一般都是粗心大意引起的,對這種問題的反思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意識到粗心的弊端和嚴重性。學生需要進行反思,粗心發(fā)生在哪個階段,是看錯題目還是計算出現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這些都需要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生通過反思,可以意識到自己學習過程中有哪些問題,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用心,并且學會避開問題,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加強自己的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成果,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和學習規(guī)律。
三、 引導學生反思的方法
1. 老師設置反思型習題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許多學生都存在缺乏反思行為的問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每天時間有限,習題任務過多,學生面對眾多的習題,沒有時間進行反思。因此,老師想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反思,要考慮學生的時間是否夠進行這項工作。一方面,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這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們要讓學生留有富余的時間進行這項工作。此外,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也要注意教學的效率,通過設置反思型的習題,更容易幫助學生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將知識點進行串聯,還鍛煉了學生反思和總結的能力,完善了他們大腦中的知識脈絡。
2. 設置開放性的習題
老師可以通過設置開放性習題,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活躍。比如,已知一個拋物線y2=4x,有一條直線與該拋物線相交于焦點,并且與拋物線的另外兩個交點為A和B,讓學生補充一個條件,使得直線AB的方程可以被求出。這種開放性的題目,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他們補充的條件也很容易看出他們的實際水平。在這個設置的過程中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的知識點,如拋物線、弦長公式等,通過這種串聯可以讓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
3. 引導學生進行錯題整理
對學生進行題海戰(zhàn)術,只會讓他們覺得疲憊不堪,甚至產生厭惡的情緒。學生不用心做題,可能會把會做的也做錯,這不是老師的初衷。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做題不是老師的初衷,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才是老師的初衷,為做題而做題,對學習有害無益。學生在每次做題之后將做錯的題目整理記錄下來,這其實也是一種反思過程,在關鍵的地方做好標記,下次再遇到這種題型,學生就不會再犯之前的錯誤了。比如,學生在三角函數的學習過程中,將公式記錯了,將錯題整理好,將公式列在旁邊:sin2x+cos2x=1,加深自己的印象,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對成績的提升很有幫助,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韓山鷹.高中學生如何利用錯題檔案自我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3,(02):29-30.
作者簡介:王鵬明,廣東省珠海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附屬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