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時,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初步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為今后學習高深的計算機知識打下堅實基礎,當前,最為迫切的任務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而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千方百計地讓信息技術課堂煥發(fā)生機,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課;學習興趣;培養(yǎng)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小學生覺得信息技術課枯燥乏味,把學習計算機當做是課堂任務,而沒有把它當成一項信息處理的工具應用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課堂表現(xiàn)也很散漫,提不起興趣。然而,當前的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技術更新瞬息萬變,不掌握這門學科的相關知識,將難以在社會立足。因此,為了讓小學生打好信息技術的基礎,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以便更快、更好地適應這個信息社會。
一、 創(chuàng)新課堂導入設計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小學生一般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爭取每節(jié)課都能讓學生帶著好奇和疑問去學習。如果能在課前拋出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那么這節(jié)課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因為它已經(jīng)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腦細胞,只等他們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帶動起全班同學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授“動畫原理”這一課時,我首先拋出一個問題:“哪位同學跟大家說說,都看過什么動畫片?”之后,在多媒體上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金剛葫蘆娃”“多啦A夢”等動畫片的相關圖片,接著詢問:“這些圖片都是哪些動畫片里的呢?”并讓學生搶答。小學階段,觀看動畫片是學生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現(xiàn)在拿到課堂上來講,必然能夠調動他們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之后,我再通過層層設問與本節(jié)課主題聯(lián)系起來,如:“同學們知道這些動畫都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想不想自己制作喜歡的動畫?”在我的逐步引導下,學生的興趣逐漸被提起來,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
二、 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由于學科性質的原因,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無非是些技術操作技能的傳授,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感到無趣,也感覺不到信息技術課所學的知識給日常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在課堂學習中,自然也不會認真對待這門課,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技術并不會對他們的小世界產生什么實質性的作用。為了能夠徹底改變這類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看法,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留心觀察每個學生,挖掘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素材,并將其與信息技術的課程結合起來作為新的教學內容,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念頭。
例如,在講授“GIF動畫”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內容:首先,通過幻燈片播放一些GIF格式的動畫圖片,包括同學們熟悉的QQ表情,動態(tài)的個性簽名等。然后提示學生:在上節(jié)課學習過“動畫原理”后,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都體驗到了動畫的神奇效果,在看到幻燈片上的這些動畫作品后,大家有沒有很心動,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專屬自己的簽名呢?學生紛紛舉手。這時,教師可以繼續(xù)解說:“想要自己動手制作動畫簽名,需要同學們知道這些動畫作品都是什么格式,并且通過哪個軟件來制作?!敝螅龑W生打開Ulead GIF Animator軟件,進行具體操作說明。通過專屬簽名引入GIF動畫制作的軟件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改變了他們對信息技術原有的認識,進而產生了對信息技術的濃厚學習興趣。
三、 布置開放性作業(yè)
在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相關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操作能力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yè),即利用已學過的信息技術自己創(chuàng)作完成一個作品。這種類型的作業(yè),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新技能的技術體驗,培養(yǎng)他們寬闊的信息技術思維,進而使其自覺、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在自我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難以處理的障礙而使創(chuàng)作難以繼續(xù)進行,這便會激發(fā)他們查閱相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的欲望,進而促使他們高效地完成作品。
例如,學生在學完“Ulead GIF Animator”這個制作動畫的軟件后,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yè):請同學們在課下制作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畫作品,如《下雪啦》《小豬佩奇在跳舞》等等。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一個讓自己滿意、讓大家欣賞的高水平GIF動畫。通過布置這種開放性的作業(yè),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個性,同時,也能激發(fā)起學生想要深度學習這個軟件的興趣。
綜上所述,本文從課堂導入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及作業(yè)布置方向三個角度,通過具體案例的介紹,分別探討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好這些方法,定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韓增亮.如何提高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J].教學研究,2015(20).
[2]李琳.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興趣培養(yǎng)[J].文理導航(下旬),2015(10).
作者簡介:
林艷艷,福建省泉州市,西湖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