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云
摘 要: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教育界極力提倡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那么,對于一名體育教師來說,如何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何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本文作者將從:觀察、模仿;聽講和傾聽;領會和練習;評價和糾錯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觀察、模仿;聽講和傾聽;領會和練習;評價和糾錯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教育界極力提倡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那么,要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就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也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那么,對于一名體育教師來說,如何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何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筆者將自己在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教學過程中,得到的一些方法與策略,與廣大讀者共同學習、互相探討。
一、 觀察、模仿。
1. 學會觀察教科書的插圖。體育教材的編排,會有許多的插圖和圖示,教師要緊密結(jié)合教材,從教材出發(fā),讓學生看懂教科書中的插圖和圖示,會對不同的圖片進行觀察。
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圖示,提問:觀察圖中小女孩的運動軌跡,像我們經(jīng)常在玩的什么?
生:滾動的軌跡像一個球。
師:是啊,球形的物體滾動時的摩擦力較小,所以能滾得遠。
師:我們在練習后滾翻時一定要使身體團得像球一樣,只有這樣才能把動作做好,練習時大家可以好好地體會一下。
教材圖示的直觀,可以讓學生先入為主,把握動作要領,再來看教師的示范動作,也就事半功倍。
2. 學會觀察老師的示范動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讓學生學習一個新動作之前,往往要進行完整的動作示范,而學生要學會新動作,就要在教師示范時,仔細觀察。那么如何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觀察,真正讓教師的示范能起到示范作用,怎樣提高學生觀察的效果呢?
很多時候,教師會一味地強調(diào)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的示范,至于觀察的目的、需要觀察的內(nèi)容、觀察的方法以及觀察的要求,卻沒有講清楚,從而導致學生的觀察茫無目的,觀察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師示范之前的觀察方法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以《后滾翻》為例,教師示范前要讓學生注意:團身是后滾翻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還要借助推手翻掌貼肩等輔助動作,特別是教師示范時的預備姿勢(兩腳兩膝要并攏,低頭含胸)。
3. 在觀察的同時,學會模仿和練習。
模仿和練習,就是讓學生按照提供的動作模式進行模仿性練習。
模仿法指導,就是教師要向?qū)W生提供有效的模仿對象、明確模仿目的和應達到的效果。
練習法指導。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練習是有著“先慢后快”的規(guī)律,要學會掌握練習的形式和時間的分配。
二、 聽講和傾聽。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聽講法的指導,教師的講解是學生領悟動作的要領,是提高學生對動作理性認知水平的重要教法。而對于學生而言,聽講法,作為一種學法,它直接作用于教師講解的效果。教師在教學當中,如何有效地發(fā)揮聽講法的作用呢?有些老師對于學生聽講的要求,一味地強調(diào)做到“專心”。至于如何讓聽講落到實處?學生要怎么聽?學生聽懂了沒有?又有哪些疑問?這些都是教師在講解時,需要學生去關注的要點。
(1) 常規(guī)準備活動。
(2) 請一位學生做完整動作示范。
(3) 講解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要領。
師:大家該怎么聽老師講解呢?
生1:要用心聽,不能分神。
生2:邊聽邊模仿動作。
師:除了專心聽講,還要學會聽重點,也就是聽老師講解過程中反復強調(diào)的內(nèi)容,還要邊聽邊思考,有疑問的地方及時提問。
本案例中,教師在講解動作之前,先進行了聽講法的指導,告訴學生:對于老師的講解,你要重點聽什么?怎么聽才有效率?讓學生恍然大悟,原來要學好一個動作,不光要認真聽講,還得邊聽邊思考,有疑問要及時反饋給老師,還要學會抓住重點的聽講等。這樣的聽講法指導,可以提高學生聽講的效率和質(zhì)量,更好地獲取新的知識。
三、 領會和練習。
當前的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最大課題是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益,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服務,真正提高體育學科的地位,而這些,要通過讓學生學會運動技術來實現(xiàn),因此,學生對學習體育項目的領會和練習尤為重要。
1. 領會教學。
領會教學,是讓學生對該項目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知道該項目的特點和規(guī)則,領會教學是體育教學法指導思想的一項改革,它更加強調(diào)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對體育的興趣的培養(yǎng)。
例如,教學《投籃得分》這節(jié)課,教學的目的是要學生能夠把握投籃機會贏得2分;能夠做準確的中距離(2~5)的投籃。
這節(jié)課的教學,除了對方法的指導外,教師還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的實戰(zhàn)運用能力,讓學生在游戲中領會籃球的技戰(zhàn)術運用。
2. 學生的練習鞏固。
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要求,相對獨立地進行學習與練習,這也叫自練法。自練法是以學生自身的獨立活動為主,有目的地反復進行身體練習或?qū)嶋H操作,掌握體育與衛(wèi)生保健知識,從而能夠鞏固和提高運動技能。
四、 評價和糾錯。
對于學生的評價,可以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或者學生的互評。每一個學生,無論基礎如何,只要有提高,教師就應該給予他正面的評價,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 傾聽。
作為學習者學生而言,來自老師或者同伴的評價,應該持虛心傾聽的態(tài)度,樂于聽取別人意見,對別人的評價持平常心。
2. 交流。
對于同學提出的意見,能夠冷靜地思考,理性地辨認其中的對錯,會對不同的意見進行一些解釋。
3. 糾錯。
在小組學習交流中,對于同學提出的意見,學生要學會取長補短,互相借鑒、幫助,及時糾錯,對于一些易犯的錯誤,要及時糾錯。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課堂中的學法指導,是師生共同為實現(xiàn)體育教學任務或目標所采用的方式,強調(diào)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刻苦鍛煉的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基本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陳曙.小學體育教學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理論問題與案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方法選用技巧與案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