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的信息化社會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教師如果以思想政治課為立足點,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式亟待改革與發(fā)展,教師需要積極地開拓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之路,讓信息技術和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學習;課程資源;探究能力
現(xiàn)在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現(xiàn)狀并不理想,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夠濃厚。因此,想要成為一個現(xiàn)代化的高中教師,思想政治課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有機地將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整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我們政治教師應該如何做呢?下面是一些有效的建議。
一、 創(chuàng)設研究性學習情境
高中的思想政治課本大多比較枯燥,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里面很多官方的文字段落,并且很容易給學生一種離生活十分遙遠的感覺。這無疑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的。其實,思想政治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它甚至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問題只在于課本都是很多規(guī)律的濃縮和總結,如果教師不能結合生活實例來進行講解,必然會讓學生有一種“聽天書”的感覺。因此,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師需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來給學生創(chuàng)設研究性學習的情境。在講授課程之前先給學生播放一些視頻或者展示一些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將要學習的知識離生活是多么的近。不僅便于學生理解接下來要講解的內容,還將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和平與發(fā)展:時代的主題》這一章節(jié)時,很多學生都會覺得疑惑,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離我們那么遙遠,我們該如何學習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呢?這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紀錄片,例如伊拉克戰(zhàn)爭,國際恐怖主義,非洲難民沒有食物吃以至于餓死的紀錄片。讓學生充分意識到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問題是多么的嚴峻,急需各國人民的努力去解決。然后,教師再拋出一些研究性的問題,讓學生自由思考。這樣一來,學生就有了自己思考的過程,這對于學生學習相關內容是十分有益的。
二、 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學生也不例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習也需要很多課外資料的輔助,僅僅依靠課本是很難將知識學好的。特別是對于思想政治課的研究性學習,更需要學生進行資料的整合。這時,信息技術就派上了很大的用場。作為教師,一定要轉變角色,努力改善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主體,做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指導者、幫助者、組織者,同時教師要提高自身處理信息、開發(fā)資源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政治課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給他們提供有效的指導。另外政治教師還要不斷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加強和其他各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網(wǎng)絡上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進行自主的研究性學習,還可以在云平臺上放一些公共資源以便學生參考和查閱,這些方式都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得更多的課程資源,從而輔助自己的課程學習。與此同時,教師還鍛煉了學生主動觀察、主動思考、搜集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代表大會》這些章節(jié)的內容時,由于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制度和信息作為學生來說很少可以接觸得到。如果教師直接開始相關內容的講解,必然會讓學生聽得一頭霧水。因此,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去網(wǎng)上查閱一些和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知識,并自己進行消化和理解,然后在課堂上將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教師幫學生進行解答,在學生將自己的疑惑弄懂之后,教師再進行相關課程的講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很多。
三、 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深入,學校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性學習就是產(chǎn)物之一。但是由于研究性學習的操作難度較大,沒有一定的外界輔助,學生是很難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師如果利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并同時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先用PPT的形式將枯燥乏味的課本內容用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各種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然后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或者一段案例,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來進行案例的探究。期間,學生可以借助很多外部的信息技術工具來給自己的學習和探究提供支持。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并學會活學活用,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學會知識并學會將知識應用在生活中。比如教師在講解《收入與分配》這一章節(jié)時,就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先給學生觀看一段勞動者的工作地視頻,然后要求學生指出其中用到的收入分配方法,并分析是否合理,其中的優(yōu)點和弊端等等。通過一個個生活中的案例研究,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同時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師一定要學會利用好信息技術這一工具來充分輔助自己的教學工作,只要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高中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十分需要信息技術的輔助,為了實現(xiàn)學習和需求的平衡,教師需要靈活的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開創(chuàng)一個嶄新的教學模式,來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好地思想政治學習資源,并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要在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整合過程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書籍、報紙、電視等媒體獲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創(chuàng)新利用信息的能力;協(xié)作意識和信息的交流能力等各種信息素養(yǎng)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并對思想政治課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不僅僅是把它當作一個學習任務來完成,草草了事。只要教師學會正確地運用信息技術,相信學生今后的信息化學習方式將不再是一個夢想。
參考文獻:
[1]渠淑潔,董塔健,李源.高考改革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之探討[J].大眾科技,2015,17(11):103-105.
[2]莫文慶.讓學生學會提問——如何利用教材資源提高小學生提問能力[J].讀與寫:上,下旬,2013(24).
[3]倪勇剛.提高高中生數(shù)學運算能力探微[J].速讀旬刊,2016(2).
作者簡介:李娜,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漣水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