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賢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幫助學生學習更多國內(nèi)以及國際方面的文學知識,更加深刻的感受語文的重要性。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質(zhì)量,因此有必要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運用群文閱讀教學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鑒賞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群文閱讀;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41-02
引言
縱觀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以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的教師往往存在較為嚴重的教學誤區(qū),這一嚴重的教學誤區(qū)體現(xiàn)在很多的教師一味的引導學生進行單篇閱讀,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消極結(jié)果就是學生理解知識比較容易出現(xiàn)片面化,無法將不同文章之間的知識進行有效聯(lián)系,從而就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教師需要對知識重復的向?qū)W生教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在這種教學背景之下,衍生出了一種全新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即群文閱讀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對多篇文章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全面的理解知識的一種方式。這篇文章闡述了小學語文高年級開展群文閱讀的有效策略。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意義
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即教師引導學生在單位時間之內(nèi)閱讀有一定聯(lián)系的文章,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運用群文閱讀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教學,學生不但能夠閱讀教材中的文章,還能夠閱讀一些與教材相關(guān)聯(lián)的課外文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通過增加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行大量有意義的閱讀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幫助學生養(yǎng)成快速閱讀這一技能??偠灾?,這種教學方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還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的教學效率,優(yōu)勢顯著,值得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廣泛的運用。
二、對群文閱讀教學的篇目進行確定
有效的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首先需要教師選擇恰當?shù)挠幸欢?lián)系的群文閱讀教學篇目,為保障篇目劃定的合理,教師靈活的分析教材十分必要,同時還要有目的的并且創(chuàng)新性的使用教材,避免使用死板的教學方式,對于劃定篇目的順序也要有具體的明確,合理確定群文閱讀教學的篇目是有效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前提。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草原》以及《絲綢之路》和《白楊》這幾篇文章都是通過描述一些具體的事物表達對事物的喜愛,同時也向人們傳達一些優(yōu)秀精神品質(zhì)。教師通過將這幾篇文章劃定在同一主題之內(nèi),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感受這些景物之美,同時也有助于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像白楊那樣優(yōu)秀的品質(zhì)。在引導學生學習《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一主題的文章和這篇文章進行聯(lián)系,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感受文章的情感,在閱讀教學中將這幾篇文章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1]。
三、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否合理的制定教學目標直接影響著教學的進度,進而會影響教學的效率,為確保教學的質(zhì)量,深入落實群文閱讀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就要合理的制定教學的目標,在劃定教學目標過程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加深學生理解和提高學生能力作為出發(fā)點,充分確保教學目標制定的合理性。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的篇目,明確教學篇目有助于教師合理的制定教學目標。由于不同的群文閱讀教學篇目有不同的情感表達,并且具有很多的相同點,結(jié)合這一情況教師就有必要根據(jù)不同的閱讀教學篇目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小學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以及《山雨》和《草蟲的村落》這幾篇文章都涉及景物描寫,教師可以將這幾篇文章劃定在同一組內(nèi),在教授這幾篇文章時,要制定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讓學生更好的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習景物描寫的手法這些教學目標,另外,對于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些生字或者生詞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不斷積累知識,總結(jié)經(jīng)驗,提高學習效率。
四、比較不同之處升華主題
群文閱讀教學有非常顯著的特點,優(yōu)點同樣顯著,群文閱讀教學不像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那樣受到文章數(shù)量的限制,這種教學方式能夠?qū)⒂邢嗤c的文章進行聯(lián)系,增加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具有相同點的文章可以是寫作特點相同,也可以是主題相同,但是劃定在同一類型中的文章有相同之處也存在不同,為更好的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教師不但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文章進行聯(lián)系,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之間的不同之處[2]。
例如小學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以及《山雨》和《草蟲的村落》這幾篇文章雖然都涉及景物描寫,但是景物描寫的角度以及所運用的景物描寫手法不盡相同,所表達出的主題更是存在差異,結(jié)合這一情況,教師就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向?qū)W生闡明運用借景抒情或者借物抒情等具體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夠明確文章之間的差異,通過比較文章之間的不同之處更好的理解主題[3]。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教育改革明確提出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語文這門相對來說比較缺乏趣味性的學科而言,更要注重選用有效以及有趣的方式進行教學,而對于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閱讀教學而言,運用群文閱讀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能夠通過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全方面的向?qū)W生展示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
參考文獻
[1]袁義星.基于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閱讀教學探索——中小學“群文閱讀”教學及其價值取向淺談[J].新課程(下),2014,15(06):24-25.
[2]于澤元.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12(06):62-66.
[3]李慶忠.小學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8(11):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