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紅
【內(nèi)容摘要】“錯誤”是初中生在體育學習中不可避免的學習行為。對于學生錯誤,教師要精心預設,積極預防;要區(qū)別對待,靈活糾正;要把握時機,適時糾正。通過師生共同識錯、析錯,讓學生主動改錯,進而讓學生積極開發(fā)自我體育學習潛質,進入體育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關鍵詞】初中體育 糾錯教學 糾錯藝術
初中生在體育動作學習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不到位甚至錯誤的問題現(xiàn)象。對于學生動作不到位或動作錯誤,如果得不到教師及時糾錯,輕者不利于規(guī)范學生動作,讓學生錯誤定型、固化,重者會對學生身心造成一定傷害。因此,教師不可小視學生錯誤,而應該及時觀察學生動作,分析學生動作失誤或錯誤原因,找準糾錯策略。通過糾錯,讓學生進入體育學習最佳狀態(tài),發(fā)揮出自己最佳水平。
一、精心預設,預防學生動作錯誤
對于學生在每一項體育運動中容易犯的錯誤,教師要有足夠的認知。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預設,預防學生動作錯誤。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效的教學預設、教學謀劃,能夠將學生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話語提醒學生,用示范引領學生,用問題啟發(fā)學生。其目的是讓學生不僅掌握正確動作要領,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正確動作要領背后的技能原理、生理原因,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例如:教學初三年級《背向滑步推鉛球》,其主要技術要領是“握球”、“持球”、“低姿勢或高姿勢滑步”、“推鉛球”、“維護身體平衡”等。其中“推鉛球”技術要訣是“擺、蹬、轉、挺、推、撥”等。根據(jù)筆者教學經(jīng)驗,學生容易發(fā)生以下錯誤:①擺動腿預擺后團身動作幅度不夠;②滑步時兩腿擺蹬配合不協(xié)調(diào),滑步距離?。虎蹆赡_落地間隔時間過長,使動作出現(xiàn)停頓現(xiàn)象,破壞了動作連貫性,使人體和器械在滑步中的水平速度受到損失;④滑步中軀干過早抬起,導致壓低身體姿勢升高,身體不能充分做好超越器械姿勢,以至影響最后用力蹬伸效果;⑤滑步中身體不平衡,重心起伏太大,形成跳的動作,跳時由于器械和身體重力的作用導致右腿負荷加大,腳跟主動著地,不利于快速轉入最后用力推鉛球的動作;⑥最后用力時右腿轉蹬不夠,上肢與下肢、左側與右側不能協(xié)調(diào)有力地配合;⑦最后用力時髖部后凸,上體前屈,將臀部丟在后面,只用腰臂力量推球。教學中,筆者首先用話語提醒學生,預防學生產(chǎn)生這些易范錯誤;其次分解動作演示,讓學生展開動作模仿,促進學生領會動作要點。
二、區(qū)別對待,靈活糾正動作錯誤
有些錯誤,即使教師有充分的預設,學生也理解了動作內(nèi)涵,但在具體實踐、具體操練中還會發(fā)生或多或少的錯誤。這一方面是由于動作本身的復雜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動作理解與動作行為本身并不一定匹配。換言之,有些動作錯誤對學生而言并不是理解性、知識性錯誤,而是行為性錯誤,甚至是無法避免的,需要教師采用靈活方式方法進行糾正。這些動作錯誤,如果得不到有效糾正,就會形成錯誤動力定型,直接影響學生的動作技能掌握。常用糾錯方法有“誘導遷移法”、“合作糾錯法”、“增減難度法”、“游戲糾錯法”、“暗示糾錯法”等。
例如:教學初三年級的《橫箱分腿騰越》,其動作要領是:積極踏跳,頂肩推手、提臀分腿,展髖挺身、緩身落地。教學中,有學生尤其是女生因為存在畏懼心理而施展不開,有學生因為助跑速度、節(jié)奏變化而讓分腿騰躍動作變形,還有學生踏跳時并腿不及時、踏跳后沒及時向前伸臂等。為此,筆者和學生一起尋找動作錯誤成因,進而對癥下藥。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指揮自己,體會肌肉用力的感覺,形成正確的動作內(nèi)感覺。采用必要的輔助性、專門性練習,對學生進行動作技能的輔導,進行強化訓練,以達預期目的。對于那種久糾不改的學生,筆者采用“增減難度法”,讓他們從簡單的分步動作開始,如踏跳、提臀、展髖等。同時讓后進生觀察優(yōu)秀生動作,通過相互討論、爭論、評議等,形成糾錯的互幫互助氛圍,引導學生共同進步。對于心理膽怯的學生,筆者加強保護,在橫箱底下放上墊子等,讓學生在心里形成“安全感”,鼓勵學生突破自我心理障礙,建立學習自信心。
三、把握時機,適時糾正動作錯誤
體育教學中的糾錯策略、糾錯藝術不僅體現(xiàn)在糾錯方式上,而且體現(xiàn)在糾錯時機上,即什么時候糾錯,是“及時糾錯”還是“延緩糾錯”,這取決于師生體育教與學的狀態(tài)。一般而言,單個動作教學適合于“及時糾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反省;而整個動作教學適合于“延時糾錯”,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破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連貫性,更不會因為教師的突然介入而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學初二年級的《籃球雙胸前傳接球》,針對學生傳球路線不正確、落點不穩(wěn)、接球不穩(wěn)或手指受傷等問題,筆者在學生完成一組行進間傳球練習后,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反思傳球過程中存在的諸種問題,學生歸納成“傳球不穩(wěn)”、“落點不穩(wěn)”、“接球不穩(wěn)”等現(xiàn)象。通過學生的歸納,引導學生認識錯誤、分析錯誤、改正錯誤。學生對自己動作進行反省、批判。例如針對“接球不穩(wěn)”的問題,有學生認為,“接球不穩(wěn)”是因為自己感覺到兩手臂用力不一;有學生認為,“接球不穩(wěn)”是因為自己接球時兩手沒有形成半圓;還有學生說,“接球不穩(wěn)”是因為自己感覺到自己的接球手勢別扭,手型不正確、手指僵硬、全手掌觸球等。有時,教師為了讓學生直觀感知自己的錯誤,常常借助手機、平板電腦、攝像機等智能移動設備,將學生錯誤動作拍攝下來,以此讓學生將自己錯誤動作與正確動作進行對比,獲得強烈心理感受。通過直觀鮮明的對比,學生找尋到錯誤癥結,進而有效地改正錯誤。
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難免犯錯,而且錯誤類型多種多樣。面對錯誤,教師要采用靈活的策略進行糾正,這一方面依賴于教師教學經(jīng)驗的支持,另一方面依賴于教師對學生體育學情的把握。通過師生不斷地研究錯誤現(xiàn)象,分析錯誤成因,能夠讓學生有效地改正錯誤,進而提升體育教學的整體績效。
【參考文獻】
[1] 孫雙躍. 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動作及重要環(huán)節(jié)分析[J].吉林畫報.2013(6).
[2]陳淼.初中體育教學如何有效“糾錯”[J].當代體育科技,2015(22):63-64.
[3]楊華衷.巧妙糾錯優(yōu)化初中體育訓練效果[J].廣西教育(A版).2016(6).
[4]朱偉平.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糾錯”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17(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