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蒼麗
[摘 要] 近年來,眾多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男生在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表現(xiàn)逐漸落后于女生,“男生危機”現(xiàn)象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通過對南京某高校男女生學業(yè)狀況的調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男生在學業(yè)上已處于明顯落后的狀態(tài),這與男女生的生理差異、心理認知以及現(xiàn)有教學評價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學和評價機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因性因材施教,促進男女生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 男生危機;高校;人才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11-0014-03
近年來,一些研究者發(fā)現(xiàn)男生在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表現(xiàn)逐漸落后于女生,“男生危機”現(xiàn)象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近年出版的《拯救男孩》等書,以翔實的研究數(shù)據(jù)全面闡釋了當代中國男孩面臨的諸多發(fā)展危機,引發(fā)了一場討論與爭論“男生危機”的熱潮。筆者選取南京某高校為調研對象,重點調查分析男女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男生在學業(yè)上已處于明顯落后的狀態(tài),需要加以研究分析。
一 對男女生學業(yè)狀況的調查
大學為學生而建,學生為學習而來。學習是學生的第一要務,學習成績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截至2016年6月,該校擁有全日制普本在校生14061人,其中女生9419人,比例為66.99%,男生4642人,比例為33.01%,女生人數(shù)占有極大的比重。為分析男女生在校學習表現(xiàn),筆者從學分績點、英語四六級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以期更加全面直觀地反映我?!澳猩C”的現(xiàn)狀。
從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統(tǒng)計來看(見圖表一),學分績點排名前100名的學生中,女生有87人,男生僅有13人。其它分數(shù)段差距也很明顯。
從積欠學分情況來看(見圖表二),存在積欠學分情況的學生中男生占了絕大多數(shù),他們在班級的學分績點排名也往往比較靠后。
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男生在學業(yè)上落后于女生。
傳統(tǒng)上認為男生對于理工科的學習能力要強于女生,以此推斷男生在計算機知識學習上應當要好于女生,但關于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的統(tǒng)計結果(見圖表五),卻為我們提供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由以上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該校男生在學業(yè)上已處于整體落后的狀態(tài),男生的學業(yè)危機十分明顯。
二 對“男生危機”的原因分析
男生在學業(yè)、發(fā)展等方面面臨的重重危機與性別生理、教育模式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反映出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男女生的生理差別
從生物學角度看,由于體內雄性激素的分泌和刺激,男孩需要較為充分的體育或課外活動,游戲和運動是男孩大腦與身體的有機學習時間。然而,越來越多的男孩被剝奪了這一對他們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安坐于椅子上學習的形象已經(jīng)成為教育、特別是近50年教育的廣告形象,但它并不完全符合眾多男孩的思維方式。當男孩們作出各種努力,想要適應我們?yōu)樗麄儨蕚浜玫膶W習方式時,他們困惑了,他們不得不面臨著各種痛苦和掙扎。男孩被貼上了“問題”或“失敗”的標簽,他們開始悶悶不樂、自我懷疑。
美國著名社會哲學家、教育家邁克爾·古里安指出,盡管多年以前,科學家、教育家們就開始通過觀察和研究男女孩的社會相互影響、心理發(fā)展和社會化等方式,來驗證男女孩在學習方式上存在差異,但是最近10年來人類在腦科學上的突破性研究,才讓研究者真正認識到男性與女性在大腦上存在巨大差異,這些差異導致其學習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最新的研究顯示,男性與女性大腦之間的差別至少有100多處。而對于在教學中運用更多語言的教師而言,大腦差異的問題日漸重要。比如,男性的大腦與女性的大腦相比,更多地依賴空間機械刺激,因而天生更容易接受圖表、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單調的語言刺激,如果教師在講課時說得太多,那么與女性相比,男性的大腦更有可能感到厭煩、分心、睡意或坐立不安。女性大腦顳葉中擁有更強大的神經(jīng)連接,幫助她們有更多復雜感知記憶的儲存以及更好的聽力,特別是當這些聲音是以語言的形式出現(xiàn)時。與女孩相比,男孩需要更多觸覺型的體驗,以便激發(fā)大腦學習的積極性。此外,男女大腦中的胼胝體(連接大腦兩個半球)、海馬(大腦中的另一記憶存儲區(qū))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別,使女性天生具有更強大的語言、記憶優(yōu)勢,而“男性大腦天生不能很好地適應那些強調閱讀、寫作、復雜的組詞造句和教學方法,盡管這些技能是所有文化不可或缺的,這造成了大批男孩和年輕男性的問題”。
(二)男女生各自的心理認知因素
一般而言,女孩更容易感受到社會的性別不公,她們在認識到男性仍然在社會處于主宰者的強勢地位,女性在獲取社會成功方面還容易遭受更多的文化歧視和制度壁壘的背景下,往往會更加勤奮刻苦,而在現(xiàn)有的教育模式下,刻苦是獲得優(yōu)良成績的必要條件。而男生往往認為自己在就業(yè)中具有天然的性別優(yōu)勢,很多男生雖然成績一般,但卻比成績優(yōu)秀的女生更容易就業(yè),這種現(xiàn)象也部分導致了男生在對學習的投入程度上不如女生。再比如,同等年齡下,一般認為女生在思維、性格等方面比男生成熟較早,刻苦自主學習的覺醒期較早,對學業(yè)往往更加重視,同時其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和勤奮謹慎細心的性格使她們的學習基礎也比較扎實,也更容易在成績上一直保持領先。
(三)現(xiàn)有教育教學模式和考試評價方式
盡管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一直提倡對話、研討、合作互動的教學模式,但顯然遠未成為教師教學的自覺行為,由于體制改革的滯后,單一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仍是目前主要的教學狀態(tài),把學習局限于書本,把教學等同于言語灌輸,這對男生的學習明顯不利。與女生不同,男生更傾向于以運動、實驗操作、參與體驗、合作互動的方式學習。他們更容易接受圖表、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單調的語言刺激。不適應的后果,必然是聽不懂教師所講繼而不愿意聽,使男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優(yōu)良的學業(yè)成就也就成為“水中月、鏡中花”式的奢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