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萍
【摘 要】 要想讓學生的作文從此與病句告別,教師們應當首先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為學生寫作精心地奠定基礎,讓學生熱愛閱讀、敢于表達、細心觀察、勤于修改,清晰流暢沒有語病的作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關鍵詞】 語?。蛔魑?;素養(yǎng);閱讀積累
一個從小就親近文字、親近文學的人,長大肯定能成為一名文學底蘊深厚、文化素養(yǎng)全面的佼佼者。而引領學生們進行各種作文練習則是有效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方法。然而“錯字到處有,病句滿篇是”的現(xiàn)象成了許多學生作文中的通病,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去除語病,擁抱健康作文呢?
一、加強聽說訓練
要想把作文寫得清楚流暢,沒有語病,必須從說入手。在平日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對學生的口誤及時糾正。口頭回答問題、背誦、用各種方式復述課文等,都能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而聽寫是對學生理解、記憶、書寫的綜合訓練。學生一旦能熟練聽記別人的口語,到自己作文,記錄自己的語言就容易多了。長期的堅持訓練,學生語感加強、頭腦反應敏銳,使他們終身收益。如果說“聽”是寫的基礎,那么,“說”則是寫的前奏,“寫”是說的深化?!罢f”這一口頭表達,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二、豐富閱讀積累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標,并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明確規(guī)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對于我們教師來說一定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等各種閱讀實踐活動來擴大學生課外閱讀量。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不是游離于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而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作文教學的堅實基礎。
三、課堂緊密配合
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能光靠作文課,更要靠閱讀課?!洞缶V》強調指出:“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使學生懂得怎樣準確地選擇詞語,寫出通順的句子,怎樣連段成文,并注意前后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笨梢姡喿x教學為作文進行必要的準備。讓學生積累詞語,豐富詞匯,為寫作提供豐富的材料。
(一)培養(yǎng)敏銳語感
所謂語感,實際上語文學科所要培養(yǎng)的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即語文能力,其高度綜合的表現(xiàn)形式即語感。我們要深入地靈活地探尋合理、科學的切入點,重積累,細品味,勤反饋,多比較,常訓練,構建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不斷豐富語言教學的方法,扎實地全面地擴展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領域,從而提升教學品位,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素質。
(二)日常仔細觀察
老舍曾說:“生活是最偉大的一部活語匯。”但有生活,并不等于會寫出好文章,得學會觀察。很多事物,學生都是耳聞目睹的。但是耳聞有沒有“聞”進去?目“睹”有沒有“睹”進去?我們應要求學生看到聽到的東西一定要在頭腦中思考,抓住特征,這樣準確地選擇合適的詞語,在腦中刻下痕跡,這樣才能有條不紊地組織句子。
【參考文獻】
[1] 王衛(wèi)盼. 淺談學生作文提高方法[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