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生學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相對于拼音、字詞和閱讀教學而獨立存在的教學系統(tǒng),既是語文教學有機的組成部分,又是語文教學的目的和歸宿之一。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改革;作文教學體系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相對于拼音、字詞和閱讀教學而獨立存在的教學系統(tǒng),既是語文教學有機的組成部分,又是語文教學的目的和歸宿之一。所謂作文教學的改革,是指語文教學改革活動中的一種低一級層次的改革因素。
一、更新觀念,明確作文教學方向
教學思想問題,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堅持把教學思想改革放在首位,從作文教學中反映出的問題看教學思想觀念上的問題,用現(xiàn)代的教學理論、教育思想更新一些陳舊的教育觀念,使改革不斷深入。具體說,我們要著重克服如下一些思想。
1.封閉的思想
就是教育思想閉鎖,不充實新的理論,改革信息閉塞,不吸收新鮮經(jīng)驗,作文教學不聯(lián)系社會實踐。
2.單一的思想
在作文教學中,表現(xiàn)為各自為政,縱不銜接,橫不聯(lián)系,存在著“三脫節(jié)”和“四個忽視”的問題。
3.應試的思想
從1986年以來,應試的教學思想是作文教學改革中的攔路虎,它影響和阻礙改革的深入,致使作文教學忽視教育方針的要求,忽視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需要,就作文抓作文,教師為應試而教,為完成任務而教,學生為應試而學,為應付教師而作。
二、研究需要,完善作文教學體系
為使小學作文教學更好地適應九年義務教育要求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需要,我們對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和教材中規(guī)定的作文教學內(nèi)容進行認真的研究,認為作文教學體系應該突出以下三個基本特點:
1.具有一致的目標性
作文教學的歷程不論有多長,訓練的途徑不論有多少條,但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全面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2.具有科學的系統(tǒng)性
作文體系設計應本著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基本理念,按學生作文能力發(fā)展的全過程,全面科學地編排教學內(nèi)容和訓練項目。既考慮作文知識的有機滲透,又注意知識向能力轉化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既照顧到縱向的發(fā)展,又照顧到橫向的聯(lián)系,既有總體目標統(tǒng)帥下的各年級教學內(nèi)容與訓練的連貫性,又有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相對獨立性和階段性。最終形成一條龍式的作文教學一致目標體系。
3.具有可行的實踐性
作文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而學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不是只靠傳授給他們的作文知識,不是只憑老師的教。
三、探索規(guī)律,改進作文教學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把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思維能力、應用能力作為說寫訓練的主要目標,注意發(fā)揮合力作用。具體做法是: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積蓄說寫素材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是積蓄說寫素材的主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看圖、觀察事物說話、寫話是初步的作文訓練。寫作質量高低與觀察的深淺是密切相連的。
(1)教給學生觀察的范圍。觀察的課題十分廣泛,小學生主要應注意以下三觀:一是觀圖,有單幅和多幅圖;二是觀物,有動物、植物、靜物;三是觀生活,有學校的生活,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
(2)教給學生懂得觀察的方法。一是指導學生學會細致的觀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態(tài)度和習慣,二是指導學生學會有順序的觀察,三是指導學生學會抓住事物特點觀察,四是指導學生學會全面觀察,懂得比較觀察、多角度多側面觀察、跟蹤觀察等方法。
2.培養(yǎng)閱讀能力,奠定說寫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遍喿x是輸入,寫作是輸出。閱讀為寫作提供范例,通過閱讀開闊眼界,明白事理,領悟寫作技巧,積累語言材料,為說寫奠定基礎。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1)閱讀理解。從語言文字、布局謀篇中理解文章內(nèi)容、意義,開眼界,明事理,提高認識能力。
(2)閱讀分析。通過對文章課題、結構、中心、表達及寫作特點的分析,領悟寫作技巧。
(3)閱讀背誦?!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痹陂喿x教學中,做到以讀助講,以讀帶說,以讀促寫,對名篇佳段、名言警句要記下來,背下來或熟讀成誦,以豐富學生的語言。
(4)閱讀實踐。做到聽說讀寫結合,在閱讀基礎上及時練筆、練口,學以致用。
3.培養(yǎng)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說寫意境
說寫文章離不開思維活動,文章是思維的產(chǎn)物,當學生通過觀察積累、閱讀積累,儲備較豐富的說寫營養(yǎng)時,思維便成了說寫好文章的重要問題了。說寫文章不是拍照,而是藝術的加工。這就需要靠思維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意境。這樣,才能說寫出思想健康、情節(jié)生動、語言通順的文章來。
4.培養(yǎng)應用能力,拓寬說寫渠道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是良好的學風。實踐應用是提高說寫能力不可忽視的重要渠道。它一方面可以鍛煉和提高說寫能力,另一方面可直接服務于生活,發(fā)揮作文教學的社會作用。應用的渠道是廣闊的,我們應重點抓住以下三個方面:
(1)學習應用。設計多種形式的說寫作業(yè)。如寫學習體會、生活見聞、日記等。
(2)服務應用。號召學生為學校為班級寫板報稿、廣播稿,為家庭、鄰居代寫書信,為社會代寫各種條據(jù)等。
(3)創(chuàng)造應用。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喜聞樂見的說寫競賽活動。如開辟寫作園地,展出優(yōu)秀作文;為報刊寫稿,創(chuàng)辦小報,舉辦講演會、故事會、口頭作文競賽等,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說寫能力。使學生由愿說寫、敢說寫到會說寫、善說寫,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徐大朋.淺談創(chuàng)新教育背景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改革[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