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
摘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課堂則成為他們完成作業(yè)、探討問題或得到個性化指導的地方。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的讓“翻轉”課堂發(fā)揮它的重要性,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是對信息技術有一定認識的中學生來說,激趣、示范、動手和應用還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翻轉;激發(fā)興趣;要領示范;動手操作;實踐應用
翻轉課堂是現(xiàn)教育教學模式中的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它顛覆了以前的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主要是把學習內容傳遞過程放在課余,讓學生借助于教師制作的微課以及其他網(wǎng)絡學習條件去進行自主學習。然而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為主要任務的,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性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課堂則成為他們完成作業(yè)、探討問題或得到個性化指導的地方。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的讓“翻轉”課堂發(fā)揮它的重要性,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是對信息技術有一定認識的中學生來說,激趣、示范、動手和應用還是必不可少的。
一、 激發(fā)興趣是基礎
興趣是學生探索、創(chuàng)造的力量源泉,是學生的最好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充分利用趣味性較強且不乏知識性的輔助教學來加以鞏固。
例如:在《小鳥飛行》的動畫學習中,我簡易地畫出小鳥形狀時,學生在底下唏噓。此時我覺得已引起學生躍躍欲試的沖動,于時我再提出教學目標,這時他們學習的興趣高漲,讓他們在后面的學習中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無味,產生逆反的心理。利用電腦演示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對操作方法進行解說,設計自編操作方法,能極大地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要領示范是前提
在計算機教學中,必要的示范是很重要的。
以《編輯加工圖像素材》為例,本節(jié)課是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準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多動手、敢于創(chuàng)新,使課堂氣氛活躍,這樣去設計教學目標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也讓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和新的學習形式,真正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在講課時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自學書中內容,并且提前預測學生遇到的共性疑難問題。比如:了解過去所接觸的圖像處理軟件有哪些中,有的學生還對“圖像處理”概念模糊,有的還接觸過更專業(yè)的圖像處理軟件,如PHOTOSHOP,這時就需要我去解釋一下圖片處理軟件是什么,然后過渡到本課所學的照片編輯器軟件。在學習圖像設置大小時,出現(xiàn)對話框中有勾選“允許失真”時,由我來操作演示對比圖像效果。一下子就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也會出現(xiàn)相類似的情況。在后面用一個“火眼金睛”游戲,讓他們徹底瘋狂起來,對圖像處理的效果有了更深的認識。從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看,教學知識目標已能夠達到,并且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也能夠實現(xiàn)。這也不僅僅是在學習的最后留下懸念,還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 動手操作是關鍵
有了興趣,端正了態(tài)度,就為學好信息技術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動手操作則是為了培養(yǎng)操作技能,從而更加深入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在學生上第一堂信息技術課時,我講解了上信息技術課的要求,面對學生強調上機操作前的用機常規(guī),這就包括如何正確的開機、關機、坐在電腦前的坐姿和課后桌椅擺放整齊等一系列行為要求。規(guī)范學生的操作行為,對早期的養(yǎng)成教育有很大的幫助,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
養(yǎng)成了良好的操作行為習慣,還應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動手操作熱情。例如在學習圖像設置大小時,出現(xiàn)對話框中有勾選“允許失真”時,由我來操作演示對比圖像效果,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讓他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也會出現(xiàn)相類似的情況。在后面用一個“火眼金睛”游戲,讓他們徹底瘋狂起來,對圖像處理的效果有了更深的認識。從完成任務情況看,知識目標完全達到,能力和情感目標也能實現(xiàn)。同時在學習的最后留下懸念,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伏筆。
不同的學生他們動手操作的能力可以設計出形式多樣的方案,對教學內容有了興趣和創(chuàng)新性。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得到了一點點收獲,不僅僅讓自己有了一種成就感,而且對計算機的動手操作技能信心就增大了,學習的樂趣也就更大了。
四、 實踐應用是目的
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工具課程。所謂工具,就是用來處理其他事務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們就要常用它處理信息,用它解決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比方說學習“文字處理”內容時,先讓學生準備一段自己喜歡的詩歌或短文,然后輸入到計算機中,利用教師以前所教授如何設置字體、段落、藝術字以及插入剪貼畫等手段制作出電子文稿、電子報刊、電子賀卡等。又例如在學習“網(wǎng)絡基礎知識”時,可以在因特網(wǎng)上搜索學習資料,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出網(wǎng)絡資源。還可以在網(wǎng)上討論各種各樣的BBS,既豐富了課余生活,又提高了動手能力。
學習過程中書面的檢測并不是首要的,而是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有意義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衡量信息技術課程的真正標準是用計算機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多少問題。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我們開展了一次計算機與美術的活動課——《摩托車》,在認識摩托車、了解摩托車的外部構造后,教師啟發(fā)性地鼓勵學生上網(wǎng)查資料,把摩托車的內部結構及組成弄清楚。利用FLASH制作出摩托車動畫拼圖,讓學生在玩中學,使得學生更加了解摩托車的知識。最后,教師讓學生想象未來世界的摩托車是什么樣的,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這堂活動課不僅鞏固了美術所學的知識而且也檢驗了計算機的操作動手能力,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的目的,增強了學生計算機學習的信心,使學生感受到一臺小小的計算機就像一個魔術師一樣神奇。
總之,翻轉課堂的價值在于在學習的目的上翻轉,而不是說運用多少時間去動手操作,什么都不顧。在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最終還是需要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更有效地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能,讓他們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更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