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華??
摘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講,提升學生寫作和閱讀的能力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此文從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將怎樣使學生在閱讀當中不斷累積、提高表達的能力以及更好地將閱讀與寫作有機融合方面提出了一些淺顯的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策略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閱讀是學生和文章作者之間進行溝通的過程,這當中既包含吸收和理解,也包含表達與傾訴。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可在閱讀教學當中有效的融合寫作教學,這對學生語文作文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首先,對學生自身來講,在閱讀的同時進行寫作的練習,利用閱讀之后所獲得的詞匯、語句等來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反過來寫作能力的提升也能夠推進學生閱讀能力及表達能力的提高,并且也充分的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
二、 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學生對語文詞匯的累積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及性格特點決定了其語言表達能力較為薄弱,他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主要依靠對直觀形象的認知,并不能做出獨立理性深刻的理解和分析,依然處在語言學習的初始積累時期。依據(jù)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應盡量讓學生學習文字語言規(guī)范性較強的文章,這樣的文章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性認知。學生在對文章進行閱讀時,即使不能真正的理解文中的深刻含義,也不具備獨立寫作文章和鑒賞文章的能力,但是先讓學生熟讀文章并能夠通暢的進行朗誦,做到這一點對學生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有句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這樣反復的閱讀當中,就會將文中的語言文字運用方式深深的記憶下來,逐漸也就成為了學生自己運用語文和文字的方式,這也為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1. 使學生在閱讀教學當中加強語文詞匯的積累
學生想在作文寫作時很好的表達出自己想說的話,就必須加強對語文詞匯的儲備,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應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詞匯積累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語文詞匯儲備量,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準備,要求學生在課前對文章進行通讀,并將文章當中的好詞好句用筆標記出來,先讓學生對文章當中的詞語有一個感性的認知,然后在閱讀教學當中,引導學生進行好詞好句的抄寫以及優(yōu)美段落的背誦等。在閱讀教學完畢之后,給學生布置課下進行閱讀的任務,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也能夠獲得更多的語文詞匯。另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古詩詞朗誦鑒賞大會、散文鑒賞會、演講比賽等多種活動形式,通過這種活動和游戲的形式,學生更加愿意去閱讀、去參與,充分的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
2. 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教學當中獲得和掌握良好的作文寫作技巧
寫作技巧就是文章作者表達思想情感所采用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方法,一般含有寫作風格、文體布局及規(guī)則和敘述技巧等。若在實際教學當中直接的向?qū)W生講解寫作技巧相關概念效果一定不好,所以,在教學當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根據(jù)各種文章內(nèi)容來進行具體的分析,逐漸向?qū)W生滲透寫作技巧,使學生在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和掌握;當學生完成一組文章的閱讀學習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所學習過的文章進行總結和分類,以文章的開頭、主要結構內(nèi)容與結尾的不同進行歸類和對比,并加以分析,讓學生學習和模仿各個作者不同的文章開頭、內(nèi)容結構組織以及結尾處的寫作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總結和積累學習著名作家的寫作技巧。以此為前提,將所學習的寫作技巧很好的運用到自己平時的作文寫作當中。
三、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重視對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
對語文閱讀教學自身來講,是教師與學生和課文作者三者之間的多方交流,更是心靈溝通及思想情感碰撞的動態(tài)過程。想要真正的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動態(tài)化,就應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運用討論的形式,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涵義,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互動交流當中,將所掌握的語言詞匯以口頭表述的形式表達出來,繼而有效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將每一堂閱讀課都當做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平臺,使學生能夠在閱讀課堂當中充分的進行口語表達。比如:在講解《我愛家鄉(xiāng)的楊梅》這篇課文的時候,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家鄉(xiāng)都有哪些特產(chǎn)。由于在班級當中有本城市的學生也有來自外省的學生。所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當中互相討論各自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
四、 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要巧妙的抓住和利用讀寫結合點
1. 引導學生對文中優(yōu)秀段落進行仿寫
引導學生對文中精彩語段進行仿寫是讀寫有效結合的重要方法,教師給予學生正確引導,揚長避短,比如引導學生對名家的作品進行借鑒,學習著名作家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敘述方式,持之以恒,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寫作靈感,提高學生在作文寫作當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在向?qū)W生講解《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的時候,講解完畢之后學生了解到課文作者是依據(jù)春夏秋冬這樣的順序來分別對小興安嶺在這四個季節(jié)當中的美麗景色進行了描寫,此時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以這樣的寫作手法來描寫我們的校園,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夠有章可循,有寫作的對象和材料,學生的作文寫作也就能夠更加順利的展開和完成。
2.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改寫
在閱讀教學當中,應在學生熟讀和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潛在思維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改寫練習,通過改寫不但可以使文章思想情感得到升華,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寫作水平。比如,當學生學習過《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之后,教師應使學生明白,僅僅記住父母的生日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怎樣表達出對父母的愛。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表達對父母雙親的愛呢?有的同學說送他們禮物,有的同學說幫父母做家務,有的同學說為父母做一頓飯等。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想法列出作文大綱,并進行寫作,在一堂課的時間內(nèi)就輕松的完成一篇作文的寫作。
參考文獻:
[1]楊曉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策略的思考[J].小作家選刊.2015.06.(02).
[2]盧月.淺析讀寫結合在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P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