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麗
【摘要】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分級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可以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由于分級教學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與理念,因而,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分級教學中發(fā)展思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研究分級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是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分級教學 教學模式 高校 英語教育
前言
開展英語課程,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十分必要,通過重點講解英語知識內容,轉變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讀寫與聽說能力,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明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提高英語教學效果?;诖耍治龃髮W英語分級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研究分級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育中的應用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英語成績。
一、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的問題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存在兩面性,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也不例外,通過分級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雖然具有較多的優(yōu)勢,可以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建立自信心,但是也存在不足,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阻礙,使分級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分析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十分必要。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分級標準,在分級教學過程中,分級標準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教學的開展,一旦分級標準不恰當,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一般情況下,高校依照學生學習成績進行分級,將學生分為A級,B級,C級,如高考分數在110分以上的分為A級,高考分數在90~110分之間的為B級,高考分數在90分以下的為C級。但是,此種分級方式不夠恰當,高考成績僅僅是一次成績,并不能代表學生的真實水平,再加上各地高考試卷難度不易,分值效度不同,因而,高考成績不具有代表性,利用高考成績進行分級不夠準確。第二,分級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在分級管理中大學生英語分級教學轉變了自然班的教學模式,將不同學院,專業(yè),班級的學生劃入不同班,進行科學的分級管理,避免產生管理問題,影響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出現(xiàn)職責模糊不清、溝通不便等問題,致使英語班級組織較為松散,課堂氣氛不活躍,課堂出勤率較低。第三,分級教學考核標準不恰當,對于不同的學生,相同的內容,考核難度不同。
二、分級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1.轉變分級標準。分級標準不合理是分級教學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因而,轉變分級標準十分必要,轉變分級標準確保分級標準的合理性尤為重要,是分級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主要應用形式。轉變分級標準,確保分級標準的合理性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平時課程表現(xiàn)進行恰當的分級,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考察,考察學生的綜合實力,對學生進行準確的分級,以免影響分級的合理性,影響教學的順利實施。第二,在制定分級標準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實際因素,需要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分級方法,制定合理的分級標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例如,在學習“The Entertainment Economy”過程中,需要經過一學期甚至是一年的考察,真實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級,確保分級標準的合理性。
2.轉變傳統(tǒng)觀念。教學觀念關系到教師教學活動的實施,在分級教學過程中,教學觀念較為傳統(tǒng),教師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因而,教學效果不佳,學生未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可見,轉變傳統(tǒng)觀念十分重要。轉變傳統(tǒng)觀念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加大宣傳教育,通過教育,可以轉變傳統(tǒng)觀念,可以使教師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第二,采用相應的措施,加強管理,轉變觀念,調整管理制度,同時組織教師外出組織交流,促使教學觀念的轉變。
3.選擇討論式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選擇討論式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尤為重要。選擇討論式新型教學方式首先需要選擇合作探究教學法開展教學,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合理利用分級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在合作中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級分層,確保合作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其次,可以利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促進學生互動交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例如,在英語“Are Asian Workers Really Exploited?”中,將學生進行恰當分級,在分級后選擇合作探究法開展教學,在分級教學模式下開展教學。
三、總結
綜上所述,分級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分級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以及學習基礎進行分級,在分級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揚長避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洋.大學英語通識教育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設置改革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7(24).
[2]劉嘉菊.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08.
[3]陳紹敏.論新時期高校英語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