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芳??
摘要:質疑是人類推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路徑,愛迪生曾說:“發(fā)現問題遠比解決問題重要”,質疑是學習時必不可缺的能力,初中語文教學離不開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問難,本文結合教學經驗,巧用質疑問難之方,妙激語文學習之泉。
關鍵詞:質疑能力;語文教學;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應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解決疑難問題。由此可見,在現代教育改革進程中,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已從要求維持性學習轉變?yōu)橐笞灾魈骄啃缘膭?chuàng)新式學習。質疑問難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前奏,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精神是為了提高學生細心觀察以提出新問題的能力,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獨具風格的人格形成。
一、 營造質疑問難氛圍
在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中,一般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講、黑板上寫,學生在下面聽,認真學習的同學做筆記,不認真學習的同學在開小差,這樣導致課堂氛圍很枯燥無味,學生的參與性不高,教學質量也無法有效提高。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營造質疑問難的課堂氛圍,盡可能的讓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如果每一位學生都持有質疑的態(tài)度,那么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會處在輕松愉快,和諧高效的教學環(huán)境。有一個特級教師在講解《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課文時,課文中出現了:“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星”,于是有學生疑問道:“老師,萬萬等于多少?”這時班上的學生都在笑他,有學生回答說:“萬萬不是等于億嗎?”為了避免提問問題的學生尷尬,教師說:“既然萬萬等于億,但是為什么不說宇宙里有幾千億顆星星,而是說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呢?”一會,另一個學生起來回答說:“第一,用萬萬挺起來響亮,億卻聽不清楚;第二,萬萬好像比億多?!边@時教師給予了肯定:“字的重疊可以產生兩種效果,一是聽得清楚,二是強調數量多?!蓖ㄟ^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可以將課堂內容有效延伸,作為一名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敢于質疑的學習精神,每一個問題都有它所能帶來的知識,并對提問和解答的人都產生深刻影響。
二、 創(chuàng)造質疑問難的條件
有人說: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chuàng)造力也是從問題開始的,抓住了問題就抓住了學習的重中之重,就抓住了提高和進步的關鍵。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材的內容已不像小學時期那樣淺顯易懂,通常不仔細思考和理解是不能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藝術的。所以在這些很難發(fā)現疑難的課文中,我通常通過質疑問難的教學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和質疑精神。例如,我在講解《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有一句“那雪下得正緊”,學生在閱讀時很難發(fā)現其中的緊字用法如何,甚至有的學生認為這種寫法再正常不過了,也不加思考,而我則抓住這個看似提不出質疑的句子進行了提問和精講,這個“緊”字雖然看起來很平常,可是在文學家眼里那可別有一番風味。魯迅先生說:“一個‘緊字,富有神韻”;周先慎先生說:“一個‘緊字,凝練厚重,惜墨如金?!苯鹗@說:“一個‘緊字,境界全出?!蓖ㄟ^一番疑問議論后,學生體會到這個“緊”字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由這樣的描述我們仿佛置身于作者描寫的場景當中——大雪越下越大,完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反而越下越猛,越來越密,在冰天雪地中隨著發(fā)展的故事情節(jié)越發(fā)扣人心弦。我在引導學生產生質疑的時候,對學生的讀寫能力是產生一定積極影響的。
三、 創(chuàng)設質疑活動
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講解質疑活動能夠運用質疑問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實現質疑問難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初中生一開始很少形成主動提問的學習習慣,但是初中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教師應該通過這些特點抓住時機在語文課堂中創(chuàng)設質疑活動,激發(fā)學習語文的學習動力。例如,我在講解《古代寓言兩則》時,首先和學生一起通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故事內容和發(fā)展,通常有的教師會直接提問學生這兩篇寓言的寓意,但是我認為初中教學應該讓學生學會自我閱讀和思考的能力,這樣學生才會主動思考,提出質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我在學生閱讀完課文后要求他們自己提出對文章的疑問,學生的思維比較發(fā)散,有人問:如果你的劍掉到水里了,你會用什么方法尋找?有人問:鄭國人和楚國人的做法哪里錯了呢?有人問:作者為什么要塑造兩個現實生活中這么少見的人呢?很快,這些問題被一個個解決了,最后我補充道,在寓言故事中通常會蘊含一些生活的道理,一般具有諷刺和勸誡的特點。
又如,我在講解《孔乙己》這一課文時,為了調動課堂的積極學習氛圍,在班級舉行了一次語文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思維的發(fā)散。在第四小節(jié)的第一句話“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分組討論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穿著問題,并每組提出疑問,其他組進行回答。有的學習小組提出問題:為什么孔乙己穿得這么奇怪,和別人不一樣呢?另外一個小組通過組內討論整合回答道:孔乙己和酒店的其他人在身份和階級有距離,同時通過對描寫孔乙己之所以迂腐,與清末封建科舉制度的束縛有關。通過進行質疑活動,我逐漸總結質疑教學的方法,使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起來。
四、 結語
為了順應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我們要把更多的思考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養(yǎng)成主動發(fā)現問題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用于挑戰(zhàn)權威,大膽質疑,善于問難,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參考文獻:
[1]王淑英.論語文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
[2]李燕.喚醒學生天性培養(yǎng)質疑能力——試論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J].語文教學通訊,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