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杰詩
【摘要】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課標的明確要求。為此,本文從三個角度對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有效途徑作了有益總結(jié):一是引導學生在展現(xiàn)自我中成長個性,二是引導學生在朗讀理解中放飛個性,三是關(guān)注學困生的個性成長表達。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正如這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每一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一點,體現(xiàn)在課標中,即“語文教學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等明確要求。因此,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通過以下三個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個性。
一、引導學生在展現(xiàn)自我中成長個性
很多語文教育研究者都把“展現(xiàn)自我”作為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重要手段,但對其具體方法的選擇不盡相同。我的做法主要有兩點:
其一,創(chuàng)造展示平臺,讓學生有展示的機會。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決定了他們在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下是愛說愛動的,并在這一過程中進行語文思維的實踐活動,進而讓學生自己主動處于一種對知識與技能的探究心向。既然如此,教師就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針對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的語文探究設置機會與平臺,并預留足夠的時間。如教學《花鐘》,就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讀后發(fā)現(xiàn),如影響開花時間的因素有哪些。作為拓展,還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有關(guān)植物開花的其他發(fā)現(xiàn)等。這樣,就會引發(fā)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其二,引導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過程中自我思維的獨特性。恩格斯說,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也是有差異的,其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思維上的差異。而一旦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與鼓勵、對于自我能力的認知等,都會非常重要。如教學《自然之道》一文,就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向?qū)魺o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一語進行探究。在差異化的思維認知中,不同的觀點表達,如自然界中不同的事物會具有不同的特點、人類社會具有兩面性等,實際上是一個批判性思維模式在語文教學與學生頭腦中的啟動和滲透,有助學生對人性之丑惡、對人格之完善等的認知上升一個臺階,從而成為學生個性成長中的重要節(jié)點。
二、引導學生在朗讀理解中放飛個性
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朗讀是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nèi)容的第一要素。通過朗讀,學生才會逐漸實現(xiàn)對語義的理解、體會、感悟,從而構(gòu)建自我語文學習的認知架構(gòu)。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所做的,第一,要多讀、深讀;第二,在讀中思考、感悟;第三,在讀后勇于進行自我表達,如所思、所感、所想、所悟等,無一不可;第四,借助前述表達中的教師指導與同伴影響,再回讀課文、深化理解。如教學《陶罐和鐵罐》第一課時,在朗讀探究活動中,針對鐵罐“傲慢地”質(zhì)問“你敢碰我嗎?陶罐子”一語中的重音選擇,即有多名學生作差異化表達,如“應該把重音放在‘我字上,說明鐵罐認為自己十分結(jié)實、了不起,借以表現(xiàn)出對陶罐的輕蔑”“應該把‘敢字讀得重些,表示陶罐是沒有膽量敢碰‘我鐵罐的,就更能表現(xiàn)出鐵罐的傲慢”等。另有學生則從朗讀姿態(tài)出發(fā),認為該句:“應該昂著頭,高聲讀‘你敢碰我嗎?然后降低語調(diào)讀,‘陶罐子,‘子字稍稍讀出長音。這樣,就能讀出鐵罐對陶罐的輕蔑。”對于僅有八個字的兩句話,不同的學生在細品之間竟能讀出不同的感受,在思維之外,也說明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即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并能夠做出不同的朗讀表達。所以,在朗讀實踐中,教師除了對有關(guān)朗讀方法的指導外,要允許并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情感認知等,嘗試多種不同的朗讀表達,以在這種極具差異化的朗讀中豐富自己對所讀文章的理解。莎士比亞所謂“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意義所指即大致如此。
三、關(guān)注學困生的個性成長表達
無論哪一所學校的哪一個班級,都難免會有學困生的存在。但這些學生中,絕大部分與智商、情商等無關(guān),只是因為他們不適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或者不適應當下的評價機制等而已。這種情形下,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首先是融洽師生間的關(guān)系,尤其是營造和諧的課堂關(guān)系。例如要讓每一個學生,包括學困生,切實感覺到來自老師的關(guān)注和關(guān)懷,進而才會達到學生的因“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結(jié)果。其次是要調(diào)整課堂教學的方法,照顧到學困生的實際需要。例如很多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但這并不妨礙他們?nèi)鐞垡蛩固顾f“以活動的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教師可通過CAI課件來啟迪他們的思維、激發(fā)情感并豐富想象,進而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允許他們訴諸筆端,或其他形式進行表達,均無不可。再次是改善針對學困生的評價機制與方式,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與表達過程中的每一個值得肯定的地方。如有學生朗讀課文,可能會因朗讀能力不佳而不能成句。但能力低下,不代表學習態(tài)度不佳,這就可以表揚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聲音洪亮等,并在最后附上教師的殷切期待與鼓勵,“希望你在每一個讀書機會中,都充分利用、全心投入、認真鍛煉。假以時日,你一定會讀得更好的”。這樣,一方面,學生會因老師的關(guān)注、鼓勵等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另一方面,也會因為來自老師的點滴肯定和成功積累,而不斷地因重構(gòu)自信而重拾語文學習的興趣、愿望和積極性,成績的提高自然也會水到渠成。
總之,如課標所要求,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尊重并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途徑與方法有多種。但無論通過何種途徑進行,與教學內(nèi)容緊密相連,遵從學情實際和學生身心成長的規(guī)律等,都是極為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陳麗紅.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個性[J].讀書文摘(中),2016(8).
[2]楊莉.淺談小學中段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8).
(編輯:郭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