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瑜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學生的發(fā)展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當前小學教育十分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育過程中也要意識到個性培養(yǎng)的重要性。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培養(yǎng)展開研究,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相應的措施,希望能夠對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個性培養(yǎng) 教育研究
一、小學語文對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個性大部分是由先天所決定的,但是后天環(huán)境也會對一個人的個性產生極大的影響。小學語文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從而促進小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小學語文是最基礎的課程之一,但是也是最具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課程,而小學對于一個人的一生至關重要,是一生的奠基石,因此應充分重視小學語文教育。學校和教師應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小學語文的魅力,同時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自身獨特的個性。[1]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也會影響到小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若是不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那么今后也會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為此本文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展開研究,并為后文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做好鋪墊。[2]
1.缺乏主動性
首先缺乏主動性是當前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一大特點,這主要體現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仍習慣采用講解和灌輸的方法,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而這一現象也會影響到學生創(chuàng)新力和個性的培養(yǎng),長期以往也會讓學生喪失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一味地聽老師講解而放棄思考,這種現象還是較為普遍的。[3]
2.教學模式單一
教學模式單一化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問題之一,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在很大程度上會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進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并且培養(yǎng)獨特的個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守舊的教學模式還是會制約到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發(fā)展。例如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味強調讓學生進行“讀”跟“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幫助提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但是卻缺乏創(chuàng)新力使得學生的想象力被扼殺。[4]
3.師生互動較少
師生之間缺少互動也是影響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很多小學還是采取“師講生聽”的教學方式,因此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這樣一來教師很難把握到學生的個性和特征,也無法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個性的掌握和了解。
4.語文用字不規(guī)范
語文用字不規(guī)范也是一個常見的現象,該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到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習慣。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很多網絡用語的流行更加會對小學生產生誤導。錯別字和不恰當用語不僅會產生語言垃圾,更加重要的是會造成視聽污染,因此加強對小學生語文用字的規(guī)范要求顯得尤為重要。
5.語文考試失范性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很多小學當前都存在語文考試失范的問題,例如在考卷上經常會出現一些題目是用來劃分學生的,也就是增加區(qū)分度的題目。這類題目的設置更多的像是在玩文字游戲,而不是真正意義上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文字的應用情況。這種失范現象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培養(yǎng),更與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目的背道而馳。
三、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措施
從上述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當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還有待提高,尤其是針對小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問題。為此本文將給出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提升小學語文教育質量有所幫助,更加重要是讓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意識到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例如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成功的開始,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習氣氛的培養(yǎng)和維護;其次學生不能只聽老師的講解而不做思考,教師在課堂上應鼓勵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良好的競爭意識也可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時讓學生在競爭中逐漸進步;最后學生的平衡發(fā)展才能夠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5]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因此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注重課堂氣氛的活躍,但是也要保持一定的教師威嚴。例如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和解答。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一味地進行講解,更加重要的是讓學生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及時發(fā)現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誤區(qū)和問題,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是教師的職責和要務。
2.鼓勵學生自我思考
教師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同時也是學習者,每一階段的教學工作應有所不同和創(chuàng)新,針對學生的表現情況和學習反饋做出教學改動。但是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即學生自身要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例如教師在講解生詞時,可以讓學生自己翻閱詞典并舉手回答,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有利于學生積極向上性格的形成。
3.增進學生的競爭意識
適當的競爭是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也有利于該生在今后的發(fā)展。例如教師可以舉辦一些語文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進行小組比賽或者是個人比賽,獲得第一名的學生會獲得相應的獎勵。良性的競爭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性格的,而且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也更加有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獲取。
4.促進學生的平衡發(fā)展
最后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平衡發(fā)展,若是想要促進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學生的教育平衡。例如在語文教學當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要意識到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想象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只有均衡發(fā)展才能夠培養(yǎng)出健康的個性和積極陽光的態(tài)度,同時對于實現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出一定的規(guī)范和要求,只有在規(guī)范下的個性培養(yǎng)才是積極的。
結語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將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例如缺乏主動性、教學模式單一、師生互動較少、語文用字不規(guī)范、語文考試失范性等,因此面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成為當務之急。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四點建議,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我思考、增進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平衡發(fā)展,希望能夠對小學語文教育有所啟迪。
參考文獻
[1]史杰. 略談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方法[J]. 情感讀本,2016,11:57.
[2]張玉琴. 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研究[J]. 教育現代化,2016,09:259-261.
[3]殷煥煥. 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研究[J]. 中國培訓,2016,08:129.
[4]莊艷芝. 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方法的探討[J]. 青春歲月,2015,13:194.
[5]宋芬. 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探討[J]. 快樂閱讀,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