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斌+曹兆磊
摘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這既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更是我們開展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導思想。雖然目前,我們在積極探索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在體育教育專業(yè)方面的心理教育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特別是針對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有效地科學分析并加以調整和改進,這樣才能促進我們體育教育事業(yè)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我們體育教師新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含義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小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yǎng)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切實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共同的緊迫任務。
二、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說到底就是要促進小學生個性心理的全面發(fā)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服從于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即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適應我國經濟與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為目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 要促使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2. 要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亦即減少和消除各種不良因素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
3. 要增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據(jù)小學生成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特點和需要,采取各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個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三、 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體育有健身和健美的功能,也有健心的功能。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緊張性、競爭性、公開性、協(xié)同性和集體性等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因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教學實踐體會,筆者作如下幾方面的探索:
(一) 優(yōu)化課堂心理環(huán)境,促進心理健康教育
1. 課堂心理“軟環(huán)境”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是優(yōu)化體育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核心。這里不但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還包括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
對學生之間而言,妥善處理好同學關系,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團結友愛、良好互助的學習氛圍;反之,不和諧的人際關系,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喪失信心,自卑成癖,不能與同學友好相處,容易產生偏激行為。
對我們老師而言,由于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所帶來的積極情感、合作支持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情緒氣氛,都將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正是由于這種特殊關系和教師特殊身份,決定了我們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也有利于心理工作的開展。比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時,當學生出現(xiàn)暫時性的心理異常時,就能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克服暫時性心理障礙,做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維護者。
2. 課堂心理“硬環(huán)境”
體育教學中的“場地設計”,也是我們備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里面包含著許多學問和藝術??梢哉f“場地設計”是上好體育課的基礎,一個優(yōu)秀的“場地設計”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和動力,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我們應根據(jù)課程的任務、內容、教法等,精心設計、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整潔、美觀、富有一定的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高效性的場地,才能達到使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目的。比如,我在“跨越式跳高”課程中,場地布置我沒有采用傳統(tǒng)四種布局:內合式、開放式、階梯式和平行式。而是采用集放式的布局,不僅能節(jié)約場地,又能加大學生的練習密度,學生的積極性相當高。
體育教學中的器械使用,同樣也是我們教學中不可忽略的環(huán)節(jié)。在“跨越式跳高”教學中,恐懼心理是學生初步掌握技術動作或完成較高高度常出現(xiàn)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而這種消極的心理,常常會阻礙學生對技術動作的學習和掌握,直接影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筆者在教學中使用橡皮筋代替橫桿做跳高過桿練習,來消除了大部分學生怕撞而導致身體疼痛這種恐懼心理,授課效果相當有效。
(二) 優(yōu)化教學手段,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學科教學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途徑。本人結合工作實踐,談談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幾個方法。
1. 情景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設置適當?shù)那榫?,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進一步達到了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
目前我們常用的情景教學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利用電教設備創(chuàng)設情境。
(2)借助板畫展示情境。
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精心設計的板畫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學情境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借助語言入情境。
備課時要特別注意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語的設計,使環(huán)節(jié)之間連接得更緊密,更恰當,老師通過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語言必能激起學習的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2. 互動參與方法
體育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間、生生間溝通與合作交往的互動過程。
小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同個性的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是有很大差異的。外向開朗的學生更愿意參加互動,與教師和同學能融洽合作;但是內向的學生性格比較封閉,不愛講話,不太喜愛活動。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互動活動會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在籃球課堂練習中,我經常會開展一些團體類的體育活動,通過分組搭配,逐步去改變那些內向學生的性格特點,消除孤僻的特性,使之養(yǎng)成團結、合作、守紀等性格特征。endprint
3. 語言誘導方法
學生的性格是千差萬別的,教師要有目的地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例如對缺乏信心沒有主見、性格內向的學生,應該多鼓勵,這樣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作用。
4. 評價激勵方法
評價具有導向、激勵作用,是教師調控課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及時運用激勵性語言、賞識性動作、頒發(fā)小獎品等過程性評價方法,對學生的情緒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yǎng)。
我們一般常用的方式有如下幾種:
(1)口頭評價
對學生來說,口頭評價是學生最在乎的評價。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及時地、真誠地、發(fā)自內心地給予學生恰如其分的口頭評價。比如,在課堂表現(xiàn)比較活躍、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我們可以實時進行口頭表揚,能在無形之中樹立一個學習標兵,以點代面,帶動課堂氣氛。
(2)“小星星“獎勵評價
比如我們在教學中,常用獎勵“小星星“這種方式來評價學生表現(xiàn)。使學生時時有新鮮感、榮譽感,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有積極正面的作用,而且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傳統(tǒng)式教學。
(三) 優(yōu)化教學內容,促進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主要是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在體育教學中充分運用體育手段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質。比如對薄弱意志品質的學生,這需要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適宜的困難情景,恰當?shù)匕才朋w育游戲,這樣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的目的。例如在耐久跑教學中,可以對跑的距離、時間進行適當?shù)脑黾踊驕p少,也可對技術動作難度等手段進行調整。
四、 小結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有的放矢地運用教材教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使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品質,逐步構建健康的心智。
參考文獻:
[1]毛振明主編.體育教學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穆可輝.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雨東小學,2010,9.
[3]黃希庭主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讀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作者簡介:
孫斌,曹兆磊,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