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儀
摘 要:小學教育存在極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懷特海從過程哲學出發(fā)論述了教育的目的,小學教育及其與科學和文學的關系,小學教育的理想及教育的節(jié)奏,其思想對解決當前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懷特海;教育思想;教育目的
一、懷特海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論
英國著名數(shù)學家、哲學家,過程哲學創(chuàng)始人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年2月15日—1947年12月30日)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專門知識的人才”。深受英國盛行的形式教育影響,懷特海認為這樣的教育把人的思維變得僵化陳腐,培養(yǎng)出“呆滯的思想”。為此,教育的目的不應在于考核教材知識,而應該使人們掌握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藝術;教育的任務不應只注意到教會教材上的內容和評價學生學習到的應試教育知識,而應該“把生活中的直接事件看作我們一般思想的實例”。
(二)技術教育及其與科學和文學的關系
懷特海認為要培養(yǎng)學生既能掌握某些知識,又能出色地完成某些事情。首先,學習文學是有必要的。通過進行語言表達技能鍛煉,掌握語言結構,人們可以成功地運用語言交流,提高審美鑒賞能力,最后用語言的方式把世界智慧保存下來。其次,學習科學也很重要。科學教育是一種“訓練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藝術,以及訓練指示與訓練對涉及一系列自然現(xiàn)象的發(fā)展進行演繹推理”。但不同的自然現(xiàn)象有與之相對應的科學,每種科學的觀察方式、思維方式、演繹法則各不相同。在人類一生有限的時間中,不可能完全攝入全部科學教育。最后,技術教育是重要的。技術教育的價值就在于“遵循我們內心深處的自然本能,將思維轉化為手工技術,將手工活動轉化為思維”,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改變生活、改善生活的力量。然而由于現(xiàn)代社會勞動力具有流動性,學習者接受技術教育訓練不能過于專門化。三者在教育中的比例,應該是在有側重點的情況下,無論側重文學、科學或技術教育,要不失協(xié)調地融入其他兩種教育,共同促進受教育者的個人發(fā)展。
(三)教育的節(jié)奏
人是教育的對象,因此教育應該按照人的智力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智力發(fā)展,從終身教育的角度而言如此,從課程教學角度而言更應如此。應該按照課程自身的方式構成一種渦式循環(huán),引導出它的下一個過程。每個渦式循環(huán)都應包含三個階段:浪漫階段、精確階段和綜合運用階段。
浪漫階段是直接認識事實和開始領悟的階段。學習者通過對事實直接認知而產(chǎn)生浪漫體驗,在好奇的情緒下認識事實,并探尋事實間的關系,探尋能獲得前所未有的興奮感。精確階段是學習者掌握分析事實方法的階段。精確階段的學習建立在浪漫階段獲得的知識體驗上,在學習系統(tǒng)分析方法后,按照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方式,對零散、廣泛的事實進行歸納、揭示和分析。
綜合運用階段是將精確階段獲得的分類概念運用于具體事實的階段。學習者將所學的準確而詳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事件中,從而發(fā)現(xiàn)更多新的潛在問題,引發(fā)更高級的好奇心,重新進入浪漫階段。
二、懷特海的小學教育思想對小學學校管理的啟示
懷特海所提出的教育節(jié)奏思想對我國小學教育課程開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那就是:掌握教育節(jié)奏,正確理解小學教育的循序漸進;重視現(xiàn)實,摒棄以不可知未來為指向的教育目標。
(一)掌握教育節(jié)奏,正確理解小學教育的“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是教學時教師尤其推崇的教學原則。對于循序漸進的解釋,《學記》中有所記載:“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意思是不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學叫做“循序漸進”。然而懷特海卻對“循序漸進”提出了新的解釋,他認為在教授難的教學內容前教授容易的內容是錯誤的,與此相反,應該先教最難的內容,再教容易的內容。
(二)重視現(xiàn)實,摒棄以不可知未來為指向的教育目標
懷特海曾說過:“不管學生對你的主題有什么興趣,必須此刻就喚起它;不管你要加強學生什么樣的能力,必須即刻就進行;不管你要的教學給予精神生活什么潛在價值,你必須現(xiàn)在就展現(xiàn)它?!庇纱梭w現(xiàn)出懷特海的教學中注重對現(xiàn)實的及時把握。
目前我國的中等小學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仍處于不斷探索的發(fā)展階段。要有效地提高中等小學教育質量,只有不斷學習人類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懷特海從過程哲學出發(fā),對教育的節(jié)奏和教育的本質作出了與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不同的解釋,提出了他的技術教育理想,即“工作就是娛樂,娛樂就是生活”,對小學學校具有很大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志勇.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J].淮海文匯,2009(3).
[2]張艷.決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J].科技咨詢導報,20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