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是指在學生先天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的教育以及技能培訓,使學生成為真正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精英人才,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們對于義務教育的重視程度已經達到預期,但是對素質教育的認識還有待提高。本文基于目前社會上的各種認識,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fā),淺談教師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滿足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關鍵詞:化學教學;素質教育;義務教育
化學是初中義務教育階段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它能夠為學生提供基礎的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實驗能力。通過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學生能夠初步掌握自然科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筆者在多年的化學教學中總結了一些教學體會,能夠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
一、激發(fā)興趣是學生學習化學的良好開端
一般情況下,學生是第一次在學校中接觸化學這門學科,他們在面對從來沒有涉足過的領域時都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因此第一堂課的教學指導就顯得十分重要,這對于教師有效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意義。為了達到通俗易懂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盡可能采用較為直接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初中化學課第一節(jié)的導入內容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神奇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用一個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水”就變成了“牛奶”,然后在“牛奶”中加入幾滴無色酚酞試劑,“牛奶”就變成了一杯“紅葡萄酒”。需要注意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容易的,但是讓學生能夠長久地保持學習化學的興趣是不太容易的,所以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在教學中不斷增強學生對化學現(xiàn)象的興趣,再配合科學技術的新成就和有趣的典故等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二、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初中化學的很多知識都要依靠學生的記憶來學習,所以部分學生往往會表現(xiàn)出記憶力不足等問題以及對于化學學習的恐懼心理。據(jù)此情況,筆者認為在化學教學中應該大力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同時使學生能夠快速識記知識點,為提高學習質量找到有效的“催化劑”。中學化學教學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給學生帶來的快樂,有趣的化學實驗能夠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同時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傾向,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盡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科學的魅力,培養(yǎng)他們不怕困難的個性,體現(xiàn)科學知識的德育功能。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更加實用的學習方法,學生從知識存儲到釋放的轉換速度更快,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標。
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現(xiàn)代素質和意識
學校的知識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標準之一,學生的現(xiàn)代素養(yǎng)和意識是衡量素質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jù)。化學這一學科本身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向學生講解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理論,還有物質的分解、化合物和氧化還原、結晶和溶解等教學內容,無一不體現(xiàn)出化學的哲學特點,有利于學生建立對立統(tǒng)一的哲學觀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促使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來分析問題。教師還可以在化學發(fā)展史的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這是知識與道德的最佳結合點,潛移默化地對自然科學進行滲透。例如,我國是第一個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四大發(fā)明在化學領域就有兩個,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合成具有生物活性胰島素晶體的國家……教師可以把這些問題滲透于平時的教學中,把道德教育融入化學教學中,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高水平的個性化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不同的難度層次,對學生實施高水平的個性化教育。在化學課堂教學設計中實施分層教學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保證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相應的教學實踐。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潛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該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自卑感,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結語
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知識經濟已見端倪,人才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目前的教學機制也要跟上時代的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廷錄.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33).
[2]李金林.淺談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瓊州學院學報,2008(4).
[3]田凡.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嘗試[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8).
[4]王傳超.談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功能[J].中學化學,2014(10).
作者簡介:曲秋(1981— ),黑龍江五常人,本科學歷,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科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