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迎
摘要:新課改實施以來,小學語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轉變,語文教學有兩個教學目標,一個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一個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能力?!把灾疅o文,行之不遠”,語文學科的學習對于學生能力和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必須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努力幫助學生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增強思想品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素質教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的第一條就明確提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笨梢?,加強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借助課文,抓住各種有利契機,利用各種訓練途徑,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小學生的認識層次,全面深刻地滲透德育教育。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
一、利用課本內容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文章形式多樣,有優(yōu)美的詩歌,也有有趣的童話故事;有寓意深刻富含哲理的寓言,也有感人肺腑的故事。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古今中外,涉及愛祖國、團結互助、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等各個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字、詞、句、段、篇等的學習體會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通過引導學生聽、說、讀、寫等的學習感悟祖國文化的璀璨奪目。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從外到內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使學生在道德情感的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提升。比如學習了《落花生》一文,學生懂得了做人更重要的是心靈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自己周圍的人和事,去尋找心靈善的人,并寫成文章。這種形式既使學生深入生活,錘煉了語言,又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鍛煉了他們的思想。
二、利用多媒體滲透德育
小學生本身的形象思維偏重于抽象思維,并且對于那些直觀的圖形或者是視頻更為敏感,尤其是那些像語文書中的插圖或者是結合教材搜集的視頻等,都會在對于對兒童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并且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那么,語文教師就可以很好的抓住這一點,將一些德育方面的教育進行有效地灌輸?shù)秸Z文日常的學習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以及個人學習水平進行有效地選擇合適的方式,可以采用講授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教學手段來進行語文課本的學習。
三、利用課文朗讀滲透德育
語文課文中蘊含了非常豐富的德育素材。在課文朗讀過程中巧妙地滲透德育,是學生體悟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會課文的意義,體味課文蘊含的情感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反復朗讀,可以將自己的思想與情感融入到朗讀文章的過程中,從文字中讀出感情,實現(xiàn)個人情感與文本主人公感情的共鳴,感受課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情感及其體現(xiàn)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等,達到預期的德育教育目標。
四、利用寫作教學滲透德育
寫作是小學語文的壓軸題,作文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個教學難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和思想道德素質一樣,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教育自制能力不強的小學生時要十分注意技巧,小學生處于一個無知卻又充滿好奇的階段,此時接觸到的事物將會對其日后發(fā)展造成重要影響,很多習慣在這個時候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改掉,因此小學生自身具備的性格因素及心理因素是把雙刃劍。而作為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幫助小學生往好的方向發(fā)展,給他們灌輸正確的思想,幫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诘赖滤仞B(yǎng)和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在寫作中加入德育教學因素,即多讓學生寫作以德育為主題的作文。
例如小學語文初始階段可以以看圖作文的方式,借鑒電視上小孩幫媽媽洗腳的內容,在插圖中配以小時候媽媽幫小孩子洗腳,長大后孩子幫媽媽洗腳,以此激發(fā)小學生在意識中樹立百善孝為先的觀念,并在寫作思考中進一步加深對母愛的理解。其次在小學高年級可以讓小學生通過命題作文提高其基本道德素質。例如可以讓小學生對當前老年人倒地無人敢扶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選取適當?shù)拿}進行分析,并給出合理化建議。通過當前社會現(xiàn)象提高小學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小學生將來更好地走向社會,通過自己的能力服務社會。
五、利用課外活動滲透德育
教學是課內外互相聯(lián)系、互相促進的,小學語文的教學更加離不開課外實踐。通過語文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是語文整體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語文課外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所謂“實踐出真知”,學生的良好品德來源于實踐,也反映在行動上。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內教學開展一系列課外活動,鞏固、加深課堂教學的效果,把德育落實到日常社會生活中。實踐活動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并注意有層次性和針對性。課外活動要堅持選擇正面良好的榜樣,以培養(yǎng)優(yōu)良品質、積極進取精神、社會主義道德情操和愛國主義情感,可以革命詩歌朗誦會、名人成功故事會等形式開展課外活動。
結語:
小學語文是學生受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是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途徑,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實踐活動感染學生,讓道德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教師必須承擔起的責任。
參考文獻:
[1]蘇金鳳.一言一行總關情--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分析[J].讀寫算,2015(31)
[2]李翠翠.對小學語文道德教育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2015(6)
[3]寧傳紅.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做好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綜合,2015(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