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高
關鍵詞:興趣教學、批評藝術(shù)、自主學習、引導思維、體驗成功
語文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因此上好課,充分利用45分鐘便成為每個教師特別重視并認真思索的問題。其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問題。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一般經(jīng)歷好奇——求知——愛好——入迷的過程。當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甚至有時廢寢忘食。因此濃厚的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成績的關鍵。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主要依賴教師教學的豐富有趣和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
一、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作為教師加強與學生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任課教師與學生接觸的較少,一周幾節(jié)課的見面也是被教學內(nèi)容塞的滿滿的,但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我想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1.熟記班級每個同學的名字。
當代中學生表現(xiàn)欲、尊嚴欲十分強烈,他們渴望與他接觸的每一個人熟悉他、了解他、注意他。尤其是受他尊重、崇拜的老師。所以,當我們擔任某個班任課老師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熟記每一個同學的名字,并能在課堂上一一對號入座。認識、熟悉我們的每一名同學不僅能拉近師生的距離,而且對于我們靈活開展教學,有針對性的教育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2..充分利用課間十分鐘。
任課教師與學生交流如果特意安排一則耽誤學生學習時間,二是拘謹不自然。課間十分鐘恰是學生放松休息的時間,為師生交流提供了一個和諧寬松的談話氛圍,每次下課后,我都有意的留下來,遇到學生有問題就給他們講講,沒問題就與他們聊點別的。如對語文課的感覺、老師的教學方法、課堂狀況等。剛開始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問則答不問則無語。時間長了、熟悉了,許多心里話也就往外掏了。通過這樣的溝通不僅與學生的感情拉近了,而且從他們的談話中還能獲得許多有意義的幫助。
3..講究批評藝術(shù)。
當代中學生絕大多數(shù)出生在獨生子女家庭由于從小嬌生慣養(yǎng),個性都很強,往往聽不了別人的批評和指責,且我所在的學校學生學習主動性、自覺性都較差。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違紀現(xiàn)象也是時有發(fā)生。如果此時課任老師批評不當,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里,從此失去學習該學科的興趣。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一定要嚴中有愛、耐心細致的幫助他們改正錯誤,避免當眾挖苦,給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我教育的機會,切不可推卸作為任課教師的教育責任。
二、引導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確定目標,授課前交代
目標是指行為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它是一種強烈的刺激。我在每節(jié)課授課前都明確地告訴學生當堂課的目標,有時還寫在黑板邊角,一節(jié)課后再反過來檢查是否達到這個目標。目標要體現(xiàn)新課標對知識、技能的要求的范圍,針對學生的情況確定,既具體可行,又符合學生年齡心特理點,使努力學、專心聽的學生,都能達到,這樣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傾注真情,心理相容
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苯處煵粌H要研究教學技巧,更重要的是傾注于“情”。在實習教學中,我每次上課,首先精神飽滿,而且是微笑教學,熱情、坦誠、話語親切,能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這樣能使師生心理溝通,心心相印,感情交融,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心理境界。
對回答不出或答錯的人,不批評,要給予幫助、鼓勵。因此,每節(jié)課都是加強師生感情、增進友誼的過程。特別是對差生或?qū)δ承┲R掌握感到困難的同學,我更要注意讓他們學得輕松,不給他們過重的心理壓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精心提問,引起思索
好的課堂提問,有利于師生的交流,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教師的精心設問降學生的認識與教材之間的矛盾揭示出來,并作為一種信息傳遞給學生,使他們產(chǎn)生疑慮、困惑,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我在實習教學備課時,特別是分析課文時,總是再三推敲所要提問的內(nèi)容,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4.、巧設懸念,激發(fā)求知
我國的章回小說都做了妙趣奪人的心理設計,每當故事發(fā)展到高潮時,矛盾沖突達到白熱化程度時,作者往往要來一個急剎車,以“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告一段落,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欲知不得,欲罷不能的心理。這就是懸念心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巧設懸念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一堂課開頭數(shù)分鐘導語的作用不容忽視。如:介紹一個故事、一副對聯(lián)、欣賞一幅插圖、設置一個懸念…………好的導語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認真求知。比如,教學《犟龜》一文時,我采用了同學熟知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引入課文,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輕松歡快的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這有利于調(diào)控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發(fā)思維,引起聯(lián)想,為下一步的課堂學習留下想象的空間。
5.、引導思維升華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起來后,教學便進入了中間階段,即講讀課文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順著課文段落先后,從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這種教法未必不可,但如果一味拘守,也會湮沒某些課文的特色,還可能使學生的思維形成定勢,難以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因此,設計有新意的教學思路是必要的,它需要教師以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感悟為契機,從課文中選取關鍵性的語句或問題作為切入口,優(yōu)化課堂組織過程。
教師還可以嘗試以“點評課文”、“課文續(xù)寫”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升華學生興趣。如點評課文,就是指導學生在充分品讀作品的基礎上,以片言只語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可以只談文中的某個細節(jié)、某件道具,但要從較新的角度切入,且用語簡潔。這一訓練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可帶動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提高鑒賞能力,從而獲得興味盎然的學習效果。
總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牢固地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處處為學生著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把學生的苦惱、歡樂裝在自己心里,就拉近了你與學生的距離。情感式教學活動的靈魂——引起學生興趣的方式有各式各樣,但這些方式,源頭應該是一個永恒不變的“愛”字。能激發(fā)學生對你所教學科的興趣,是一門很了不起的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