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承毅
【摘要】情感教育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F階段,小學語文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是非常豐富的,因此,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在實際教學期間結合相應的教材特點積極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并采用科學化的教學方法來撥動其情感之弦,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不斷情動辭發(fā),大力捕捉作品的情和意,從根本上達到情感共鳴。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思考;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31-01
一、關于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考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中是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年齡以及思維方式作了充分的考慮之后,運用情感因素,讓其積極作用幫助完成語文課程目標,達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這是教育者真正意義上的教學。
情感教育的立足點是人,重點通過人所具有的情感傳播知識,引發(fā)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的情感,進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對人生提出具有自己特點的思考。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多種教學方法中具有其獨特的一面,如其本身呈現的情感性就與其他的語文教學方式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強調情感的作用,表現為以情動人,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又如,其具有的形象性,是調動學生以具象的方式思考問題的主要手段,在解決問題上又多了一種方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感教育的方式下會漸漸豐富,這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也有好處。情感教育表現出的審美性則是語文這門課包含的大量文字決定的,語文教育要始終堅持以美為核心,引導學生感受理解文字的美。而關于情感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內涵廣闊性這一特點則包含了三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二是要養(yǎng)成一種人文關懷的精神,三是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感生活有一定程度的關心。
二、小學語文教學實行情感教育的措施
1.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小學生雖然比較調皮,但是都比較聽自己喜愛的人的話,依據這種特征,假如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不高,甚至比較差,學生必定會厭煩語文這個學科。但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比較好,二者建立了情感交流,學生就會感覺老師比較親切,教學中就會積極主動配合教師教學,主動和教師進行交流;同時還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親切感,課堂上學生就敢大膽發(fā)言,主動闡述個人的想法。比如為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每堂課上課前教師安排一些講故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講述自己小時的故事或者自己所知的故事。這樣不但能夠把學生的目光集中到課堂,還能夠鍛煉學生組織語言能力,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解,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而且教學時,教師還要多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如果遇到一些性格孤僻學生,更要耐心溝通,打開學生的心扉,快速融入到集體中。
2.營造競爭合作的氣氛
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征教師可以制定合適的競爭合作的方案,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讓學生之間有一種奮發(fā)圖強的氛圍產生。比如,學習課文《橋》時,由于這篇課文是寫景的,作者對于橋的描寫非常細致,運用的修辭手法等比較多,文章具有很好的文學性。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段落,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組的學生分別負責課文的不同段落。比賽內容是哪一組的學生最先將指定段落背誦下來,而且要求聲情并茂,教師最后根據學生背誦的流暢度以及學生背誦時的感情進行打分。
3.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
在基礎語文情感教育中,教師的角色一定要擺正位置。在情感教育和學習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做好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教師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袖手旁觀。在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及時調控課堂的節(jié)奏,對于一些學習難題,可能有些學生難以解決,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在情感體驗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比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真實事例進行體驗。在教學導入過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與自己的父母之間的一些小事,體會親情的溫暖,父母的偉大。
4.拓展延伸閱讀,加深體驗情感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痹谡n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水滸傳》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大語文”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圓形的完整結構,學完了課文并不意味著知識學習的結束,而應該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又一個開端。教《將相和》,便把學生帶向三國;教《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便把學生帶向《西游記》。教《夾竹桃》時,帶學生走進著名作家季羨林;教《狼牙山五壯士》時,帶學生走向英勇無畏的革命烈士。語文閱讀教學就應該這樣把學生帶向古代文化,帶向現代文化,帶向中華文化,帶向世界文化。
總之,教師只有把自己的情感通過言語、表情、動作等傳遞給學生,注意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美,激發(fā)學生愛美、賞美、贊美的情感,還必須熱愛學生,并滲透到教學中去,使學生有一種安全感、信任感,搭起感情的橋梁。這樣,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內心世界的共鳴,激發(fā)他們對知識的不斷探求,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是語文教學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三、結語
在現代教育的背景下,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現代基礎語文教學也發(fā)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傊?,在情感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情感教育的理念進行教學,這樣能夠提升學生情感體驗的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文本感知的能力,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形成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于艷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4(46):52.
[2]尚文杰.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239.
[3]區(qū)潔麗.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審思與重塑[J].小學教育研究(理論版),2014(3):62-62.
[4]成星.給學生一個情感課堂——清湯小學語文情感教育[J].新課標小學,2013(8):129
[5]呂月青.關于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西靠與實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2):119-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