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禮
摘要:隨著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才競爭更加激烈,一本語文教科書的內(nèi)容己經(jīng)不足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如果僅僅是以語文教科書為教材,即使將整本書講解的再詳細,學生的知識面也是相對狹小的。如今不是強調(diào)以語文教科書為首的時代,沒有相關(guān)配套語文教材沒有豐富的課外閱讀,已經(jīng)難以立足在當今信息社會時代,我們的語文教學要立足語文教科書基礎(chǔ)上,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性提高。
關(guān)鍵詞:人教版 閱讀 小學語文
· 【中圖分類號】G623.2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老人這句話時刻提醒人們讀書的無窮益處。學會讀書首先要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在小學剛剛接觸語文這門課時開始培養(yǎng)這一習慣是最好時期。現(xiàn)在有些小學規(guī)定學生必須看一些書達到一定閱讀量這是好的現(xiàn)象。豐富的閱讀有助于讓學生養(yǎng)成“獨自閱讀的能力,學會獨立思考,積累豐富的知識面,陶冶情操”。課外閱讀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得到極大重視,課外閱讀目的就是在學生學習課本知識同時提高學生閱讀量,識字認字,提升閱讀能力。如今學校家長對語文課外閱讀越來越重視,希望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提高文學素養(yǎng)。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來說,對于閱讀古代圣賢也通過詩句來表達看法,唐代大詩人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梢钥闯鲩喿x不管是在什么年代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錯誤的閱讀方式
有關(guān)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相關(guān)資料有很多,比如在《培養(yǎng)兒童的課外閱讀興趣》中指出,小學生獨立閱讀水平的高低與課外閱讀量的大小存在重要的聯(lián)系。
1. 學生在閱讀時沒有很好規(guī)劃,閱讀目的性不明確。
2. 學生閱讀態(tài)度時不認真對自身要求不嚴格,大多走馬觀花式瀏覽。
3. 學生在閱讀時不做筆記,所學知識通常很快忘記。
教師在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如引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步驟,并進行實踐運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語文成績。
二、同步閱讀的方式和聯(lián)系
1.同步閱讀
同步閱讀是指在教師課堂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錯誤矯正,在課外對課內(nèi)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延伸。小學閱讀就是一段由學生、教師、課本教材組成的對話。這也從側(cè)面反應了閱讀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同步閱讀教材中蘇霍姆林斯基說:“將人比作在海中航行的船只,而閱讀就像是船只的帆,也是推動船只前行的風?!边@句話告訴我們閱讀不要受任何條件限制,隨時隨地時間自由安排,體會閱讀的樂趣。
2.同步閱讀與課本的聯(lián)系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包含同步閱讀素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想呼應的閱讀教材。如今同步閱讀教材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語文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步閱讀教材是根據(jù)小學語文教科書進行延伸閱讀,是教科書閱讀內(nèi)容的強化版本。同步閱讀教材目的是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知識面得到增大,讓學生充分體會讀書的美好體驗和陶冶情操。人教版語文教科書與同步閱讀教材每一章節(jié)標題都相呼應,能夠充分幫助學生學會默讀、略讀等閱讀方法,積累知識,養(yǎng)成閱讀好習慣,幫助學生達到每個階段的文章閱讀量。
3.讓學生對同步閱讀產(chǎn)生興趣
有句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才會有動力不斷去閱讀,然后擴大知識面,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效果,在興趣產(chǎn)生過程中教師有著決定性作用。
三、論課外閱讀的幾種模式
1.對比閱讀模式
教師要在學生課外閱讀時進行引導,學生閱讀時間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選擇對比閱讀模式,讓學生對于教科書密切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同時在課堂上進行對比講解,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思考,理解文章內(nèi)容,提升閱讀能力。
2.同類閱讀模式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材給你一個例子,學生要憑這個例子做到舉一反三”。同步閱讀教材中為學生選擇了很多與教科書課文相關(guān)的文章。教師在課堂上要對文章進行詳細講解,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實際運用到同步閱讀教材中進行獨立閱讀,讓教科書成為同步閱讀教材的引導者。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了學生“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知識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3.背景閱讀
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同步閱讀教材中的文章比作教材中課文的背景來進行閱讀。指定文章閱讀讓學生了解到將要學習課文的背景、作者等,為學習新課文打好基礎(chǔ)。同一作者兩篇不同文章,通過這種方法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作者,豐富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課外閱讀作用
1.語文成績得到顯著提高
隨著學生課外閱讀量不斷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得到大量提升,詞句積累日漸豐富的同時,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閱知識面得到很大擴展。
2.綜合素質(zhì)得到發(fā)展
課外閱讀中優(yōu)美的語句內(nèi)容極大的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學生對閱讀態(tài)度與人生價值觀得到了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第六章節(jié)課文 “人間真情”這一專題,學生紛紛表示在這篇課文中了解到與臺灣同胞血濃于水,學習到了真摯的友情、純樸干凈的鄉(xiāng)親情、同學之間的真正友誼、表達對他人的愛意等,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中同步閱讀教材的擴展延伸,對真情和愛的含義了解更加清楚深刻。同樣學生在閱讀《千紙鶴》這篇文章后,明白了同學之間應該團結(jié)友愛,相互幫助,學生的集體意識變得更強。讀一本好書或是一篇好文章就像是與一個陌生人成為好朋友。通過閱讀,學生在情感方面更加豐富,內(nèi)心得到充實,生活中充滿陽光和愛。
3.更加有效性的進行閱讀
做事情講究的就是有效性,教師教學同樣也需要。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中的作用就是讓學生更加有效的去學習。從當初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到如今以學生為主體,這也是有效性發(fā)展所造成的。課外閱讀產(chǎn)生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去學習語文,去自主閱讀文章,獨立思考問題。
閱讀除了可以提高個人素質(zhì)、增長知識以外也算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朱永新曾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充實可以從他的閱讀史看出,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是否飽滿則依據(jù)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彼?,讓小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文章,有助于建立好的社會風氣,使人民素質(zhì)的提高,構(gòu)建和諧社會。本篇文章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基礎(chǔ)說明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有極大的幫助,同時擴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習成績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超平,編著.培養(yǎng)孩子成為讀書高手[M].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2] 林晨,謝蘭榮編著.語文新課程與教學論[M]. 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3] 李雪,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