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摘要:合理情緒療法又稱為理性情緒療法,它是認知心理治療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在簡要概述合理情緒療法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從心理診斷、領悟、修通以及在教育等階段對合理情緒療法在學生心理輔導站的運用進行了全面分析,希望能充分發(fā)揮合理情緒療法的效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幫助其合理的處理日常情緒和行為規(guī)范。
關鍵詞:合理情緒療法;學生;心理輔導;運用
【中圖分類號】G448
引言: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日益解放,而且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人們極易受到各種文化信息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產(chǎn)生不同的思想認知。甚至由于承受過多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壓力而產(chǎn)生思想認知偏差,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是由于沖動而采取過激的行為,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就學生而言,由于年紀較輕,很容易形成對事物的比較頑固的認知態(tài)度,執(zhí)著于錯誤的思想認知而不愿意調(diào)解。鑒于此,筆者就簡要分析合理情緒療法在學生心理輔導中的具體運用。
一、合理情緒療法基本概述
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思想是:人同時有理性思維和非理性思維,非理性思維即不合理思維。當理性思維產(chǎn)生時,個體將體驗到愉快、勝任感和成就感;當非理性思維產(chǎn)生時,個體將體驗到焦慮、無能、失敗感。換言之,心理障礙或異常主要是由錯誤觀念導致的。個體要改變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理性思維代替非理性思維,才能恢復心理的平衡與健康。
ABC理論是合理情緒療法的核心,其中,A指的是誘發(fā)事件,B指的是個體對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而C則指的是個體的情緒反應以及行為表現(xiàn)。ABC理論強調(diào)人們的情緒困擾和不良行為不是由外部事件所誘發(fā)的,而是由人們對事件的評價和解釋所導致的。因此,合理情緒療法的側重點在于改變個體不合理的觀念,緩解個體情緒困擾,規(guī)范個體行為。
二、合理情緒療法在學生心理輔導中的運用
1、心理診斷階段
心理診斷階段,主要是通過學生來訪,運用ABC理論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初步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生產(chǎn)生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基本情況,找出相應的誘發(fā)事件,并探討學生對事件的具體看法和認知,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當前情緒和行為的不合理信念。一般而言學生的不合理信念包括絕對化、片面化以及情緒化等思維方式。比如,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要求過高,導致壓力增大,一旦遭受學習挫折便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而一蹶不振,而有些學生不能全面、客觀地看待現(xiàn)實問題,比如只看到自己的缺點或者自己的優(yōu)點,無法全面的評價自己,容易產(chǎn)生否定自我或者過度肯定自我的極端思想,當然還有些學生很容易受情緒影響,一旦失戀就痛不欲生,情緒低落而無法振作,甚至采取過激的行為。這些不合理的信念,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更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健康成長,所以我們需要認真對待學生的來訪,全面做好心理診斷工作,為開展合理情緒療法奠定前提和基礎。
2、領悟階段
領悟階段主要任務是深化學生對合理情緒療法的理解和認知,通過適當?shù)臏贤ê徒涣?,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讓學生對合理情緒療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和學生一起分析自身的思想認知偏差,引導其領悟產(chǎn)生不合理信念的問題根源。然而,當前我國的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備受家庭和學校的關注,很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自我意識,卻缺乏自我監(jiān)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無法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更無法辯證地去看待一些客觀問題,在學習生活中極易產(chǎn)生認知偏差,而導致情緒多變甚至是出現(xiàn)一些過激的行為,但是其卻無法領悟到自身的思想認知偏差,很容易因為郁悶而產(chǎn)生心理問題,嚴重危害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合理情緒療法的需要特別注重領悟階段的工作,引導學生在溝通交流中主動的發(fā)現(xiàn)自身不合理的信念,并積極的配合心理輔導工作。
3、修通階段
進入合理情緒療法的修通階段,心理輔導老師則需要結合學生的思想認知偏差,進行綜合的分析,并合理的運用辯論、情緒想象等手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然而在對學生的心理輔導過程中,學生由于具有自己的思想認知,很容易對輔導老師的辯論產(chǎn)生反感抵制情緒,甚至是引起爭執(zhí)。所以,在運用辯論的手法開糾正學生的認知偏差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力圖說服學生,幫助其摒棄不合理的思想觀念,并灌輸以合理的思想認知,幫助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逐步消除學生由于思想認知偏差而引起的心理問題。修通階段是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需要協(xié)調(diào)好輔導老師與學生的關系,爭取學生最大限度的配合,結合相關的案例分析,感化學生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良好的治療效果。
4、在教育階段
在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鞏固前期的合理情緒療法的心理輔導效果,幫助學生全面走出思想認知誤區(qū),擺脫不合理的觀念,進一步強化科學合理的思想認知,使得學生能夠將合理的思想認知進一步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并養(yǎng)成一種思維習慣,適應社會現(xiàn)實生活。然而,在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也很難避免出現(xiàn)走極端的現(xiàn)象,所以心理輔導老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避免出現(xiàn)新的認知偏差,為學生提供耐心的心理輔導,全面做好在教育工作,充分的利用合理情緒療法,實現(xiàn)預期的心理輔導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情緒療法作為學生心理輔導過程中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立足點在于糾正學生的思想認知偏差,幫助其樹立對客觀問題的正確思想認知,坦然地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有效的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建立心理輔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合理的思想觀念,并向其灌輸合理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認知習慣,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偉林. 合理情緒療法及其在大學生心理咨詢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4,25:268-270.
[2]葛士強. 合理情緒療法在就業(yè)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 河南教育(高教),2014,09:76-77.
[3]王秀慧. 合理情緒療法在輔導員工作中的運用——基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解析[J]. 青年作家,2015,04:81.
[4]李平明,徐敏. 運用合理情緒療法進行咨詢的案例報告[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04:133-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