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爽
摘要: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不僅要求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基本技能的提高,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但是就現(xiàn)階段的鋼琴教學來說,許多教師并不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使得學生不能從技術的角度來認知鋼琴作品,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此,本文從高校鋼琴審美教學的主要內容介紹入手,分析了高校鋼琴教學中進行審美教學的重要意義,從而提出了優(yōu)化高校鋼琴審美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 鋼琴 審美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5-0084-02
一、高校鋼琴審美教學的主要內容
鋼琴審美來源于音樂審美,其主要指的是人們在欣賞、創(chuàng)作、傳播音樂的過程中的感受、想象、體驗、創(chuàng)造以及理解美的能力。而音樂審美又包含了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音樂審美能力同時也是在不斷積累音樂審美經(jīng)驗的過程中形成的。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審美教學的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的能力。感受美主要指的是教師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來獲取對音樂作品的速度、節(jié)奏、力度、調式、音色、和聲等方面的美的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在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學生獲得審美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條件。
第二,培養(yǎng)學生表現(xiàn)美的能力。表現(xiàn)美主要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對音樂內容的理解上,將自己內心對美的感受和想象通過恰當?shù)姆椒ê图记杀憩F(xiàn)出來。培養(yǎng)學生表現(xiàn)美的能力是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必經(jīng)階段。
第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教師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來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自己對音樂創(chuàng)造的意識,并能夠積極主動的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表現(xiàn)美,從而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創(chuàng)造能力,這就是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的最高階段。
二、高校鋼琴教學中進行審美教學的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學生音樂感知力的提高和想象力的拓展。高校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鋼琴的審美能力,不僅能夠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有一個比較深入的理解,從而感受到鋼琴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還能夠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式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欣賞和表演鋼琴作品的基礎上來拓展自己的想象能力,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第二,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審美品位。高校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鋼琴作品的分析、鑒賞和學習等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而將其中的一些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逐漸吸收鋼琴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文化、精神等元素,并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追求以及品行等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
第三,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在鋼琴課上通過對鋼琴作品的學習能夠清楚的分析出不同樂曲中所蘊含的思想內容以及樂曲與樂曲之間在藝術表現(xiàn)上的差異。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就會學會甄別鋼琴作品的優(yōu)劣,并逐漸的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而通過對不同作品的審美鑒賞以及分析總結,又能夠加其創(chuàng)作靈感,讓思維能力得到拓展,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優(yōu)化高校鋼琴審美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高校對鋼琴審美教學的重視度
高校鋼琴教學不僅要教學生與鋼琴相關的理論知識和鋼琴的彈奏技巧,還應該重視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首先,高校要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并重視鋼琴審美表達教育,讓學生在了解藝術和美的同時,激發(fā)對鋼琴審美表達的學習積極性。如,高校應該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們先來認識和掌握審美是鋼琴審美教學,以及在鋼琴審美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表達能力。教師也應該在課余時間進行自學,并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再如,學校還可以專門設置與鋼琴審美教育相關的文化長廊,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分析和鑒賞后貼在文化長廊中,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高校還應該就鋼琴審美教學開設相關的美學課程來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美學知識,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審美表達。如,在開設鋼琴審美課程的過程中,可以相應的開設音樂美學、藝術美學等課程,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什么是美,美的標準是什么以及鋼琴作品中為什么會呈現(xiàn)出美等,為以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分析作品
鋼琴作品不僅僅是由樂譜組合而成的,其審美內涵是隱藏在作品之后的,所以鋼琴作品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一個文化集合體,所以在分析鋼琴作品所表達的內涵時,應該對作品進行準確而又全面的分析。但是現(xiàn)階段的鋼琴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在讓學生對一首新作品進行分析時,并沒有讓學生參與到作品的分析中來,而是自己講解一些簡單的技術要點后,讓學生直接在課下練習,并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簡單的點評。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對鋼琴作品的內涵進行深入的分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就不能感受和認識到作品的審美特征,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空談。
所以,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來引導學生對鋼琴作品進行分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表達能力。第一,對文本進行分析。這里所說的文本主要包括作者介紹、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以及作品的主要內容、技術特點等,教師可以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講解來讓學生對鋼琴作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第二,當學生對作品了解以后,教師則可以結合美學中的相關理論知識來讓學生體驗這是一種怎樣的美感后,再讓學生進行演奏,并在演奏的過程中將這種美感融入到作品中去。
如在鑒賞德彪西作品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來了解一下德彪西是印象主義的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印象派的繪畫,然后再讓學生試著在演奏中表現(xiàn)出這一特點。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演奏中的不足以及理解上的偏差,并再次練習,這樣經(jīng)過反復的練習后,學生就會對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時也能夠更為準確客觀的對作品進行鑒賞。
(三)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
學生要想認知和感受鋼琴作品的美學特征,就應該具備豐厚的文化修養(yǎng)。但是,現(xiàn)階段仍有許多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在文化修養(yǎng)上還比較欠缺,這對其理解作品美感是相當不利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對學生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并讓學生認識到提高自己文化修養(yǎng)對音樂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督促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進行文化知識的積累。此外,教師還應該在鋼琴作品賞析中就鋼琴作品中的一些文化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對這些知識點的記憶,這樣不僅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還對學生今后個人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四)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
素質教育教學目標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所以在鋼琴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這里所說的情感態(tài)度其實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去認識美、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對此,教師在鋼琴教學時,要培養(yǎng)學生對鋼琴的熱愛之情,讓學生以審美的眼光去認識鋼琴藝術以及感受鋼琴藝術。此外,在演奏的過程中,還應該演奏出鋼琴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并能夠與創(chuàng)作者產(chǎn)生共鳴,真正的認識到作品做表達的思想內涵。
雖然高校鋼琴審美教學在教學改革的推動下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就要求高校鋼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鋼琴審美教學的重要意義,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申華.高校鋼琴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1,(20).
[2]常麗文.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戲劇之家,2016,(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