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琰鵬
【摘 要】幼兒園的教育是人生中啟蒙教育,對于人的一生影響很大,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具有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人,對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未來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非常有利,因此本文從幼兒園、家庭、社會三方面提出了對于幼兒感恩教育的具體辦法,希望能夠對幼兒的感恩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幼兒;感恩教育;三位一體
引言
幼兒時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階段,而根據有關調查和觀察發(fā)現,現在的孩子缺乏感恩之心,對父母、老師、同伴和他人的幫助當做理所當然,缺少包容、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等,要改變幼兒的這種現狀,就需要家庭、幼兒園、社會三方面通力合作,根據幼兒成長的特性,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讓幼兒從身邊的小事感受和體驗到感恩,先學會感恩老師、家長,進而引導幼兒感恩社會,以此達到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1.幼兒園的感恩教育
1.1設置感恩熏陶環(huán)境
幼兒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大,因此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熏陶,從而提高幼兒的感恩意識。比如,利用幼兒園的教室、門廳、走廊等,進行精心的布置,把孩子對父母、老師、長輩們感恩的事例制作成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小故事張貼起來,每當孩子們經過走廊、門廳,進入教室都能看到這些圖文,讓濃厚的感恩氣息熏陶著幼小的心靈。再比如,還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設立分享區(qū),教師引導、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書籍、玩具等放到分享區(qū),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共享玩具、書籍,從中體驗到分享和被分享的快樂與滿足感。另外,教師是孩子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jié)撘颇馗腥局鴮W生,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起到模仿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孩子的哪怕一點幫助,一句問候都要說聲:“謝謝”,從而教育孩子對他人的幫助要充滿感恩之心,久而久之,在關愛和被關愛中成長的幼兒,天性使然的模仿也會漸漸形成感恩意識。
1.2開展各種活動進行感恩教育
(1)一日活動。一日活動指的是從幼兒進入幼兒園開始,教師就要抓住各種機會引導和教育幼兒學會感恩,關愛他人。比如在幼兒來到幼兒園和離開幼兒園時,教師就要利用此時,讓幼兒了解門衛(wèi)大爺為了孩子們的安全每天站崗、巡視的辛苦,引導幼兒問候門衛(wèi)大爺;幼兒進入教室教師先與幼兒問:“早上好”,并引導幼兒問候老師好,如是家長接送的孩子,教師引導孩子與父母說“爸爸媽媽辛苦了”“謝謝”“再見”等,教育孩子感恩父母的勞苦。午餐時,教師引導孩子珍惜糧食,不浪費,感恩辛苦做飯、打掃衛(wèi)生的阿姨,讓孩子養(yǎng)成尊重他人勞動的好習慣。
(2)主題活動。可按照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開展不同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主要感恩目標是父母、教師、同伴,讓感恩成為日?;袨椤τ?-4歲的幼兒,根據其生理能力,可讓幼兒通過主題活動了解身邊的親人,如父母等,通過體驗父母的愛,引導幼兒借助動作、表情,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感受、感謝、問候等;對4-5歲的幼兒要引導他們感恩周圍的人和物,教會他們一些日?;径Y儀;5-6歲幼兒的重點是自理能力、獨立能力、責任感,從而拓展到感恩勞動者、家鄉(xiāng)和國家。
(3)節(jié)日活動。在特定節(jié)日,如“重陽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等,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影像圖片、視頻讓幼兒深刻了解和認識這些節(jié)日,教師要引導孩子制作祝??ㄋ徒o父母、長輩,回家問候父母、給父母倒杯水等,通過實際行動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長輩。
2.家庭對幼兒的感恩教育
2.1榜樣示范
除了幼兒園的教師對于幼兒的影響,父母的影響無疑對幼兒至關重要,幼兒對父母有依賴和敬慕的心理,因此父母的舉止言行更容易成為幼兒成長和學習的基礎,甚至影響其一生。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謹言慎行,言出必行,規(guī)范自己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的行為,以此來影響自己的孩子。父母要營造充滿溫情的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直接體會到愛和溫暖,更有利于幼兒的感恩教育和成長。
2.2勞動活動
教師要利用家長開放日,讓家長看到其實自己的孩子沒那么“嬌氣”,他們不僅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穿衣服、系攜帶,還可以幫助同伴扣紐扣,疊手絹等,還能幫助老師讓小朋友排好隊,從而使家長積極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主性,積極參與到家庭勞動中,讓孩子體驗到為家庭、為他人服務的喜悅,比如大掃除可以讓孩子參與收拾房間、掃地等,并及時表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勞動的樂趣。
2.3特殊日子
父母要抓住父母、家人的生日、結婚紀念日、祖輩的祭日等時機,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讓孩子明白生日并不是孩子的特權,父母、家人同樣應該享有,孩子理應送上祝福。父母借助祭祀祖輩,講述已故親人對父母的關愛,通過表達懷念之情暗示孩子要尊重長輩。讓孩子意識到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人和事有很多,在無形中對孩子起到感恩教育作用。
3.社會對幼兒的感恩教育
(1) 參觀各種場所。教師可以帶孩子們參觀社會各種場所,如銀行、學校、書店、車站、超市、郵電局、敬老院、聾啞學校、消防隊、武警隊等,通過專業(yè)人員的講解和教師引導孩子們自己的觀察,讓孩子們了解各種工作環(huán)境和環(huán)境中的人是如何工作的,讓幼兒了解不同職業(yè)勞動的不同社會意義,從而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和為人們服務的人,并要感謝幫助我們的人。
(2)開展“手拉手”活動。幼兒園可以組織小朋友們到貧困鄉(xiāng)村、山區(qū)小學進行捐助活動,可以捐助學習用品筆、本、書籍等,也可以是衣物,不用全新,只要保持完好即可,主要目的是喚醒幼兒感恩的心,體驗施恩的意義和快樂。
結語
總之,幼兒園的感恩教育要開放思想,拓展方向,聯(lián)合家長和社會,通力形成三維一體的合力,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運用合適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幼兒具有感恩意識,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參考文獻】
[1]張莉.三位一體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研究[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04:60~63
[2]王連英.“三位一體”向聾生進行感恩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0.10:113
[3]呂振艷.三位一體實施幼兒感恩教育[J].教育學刊小學版,2016.07: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