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春
摘 要:對小學生而言,語文學科的學習是極其重要的。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即尋求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有效契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契合途徑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目標中,聽、說、讀、寫是四項最基本的技能。而讀、寫兩個方面是基礎中的基礎。語文中閱讀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并進行有效的知識語言積累。寫作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表達與運用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知識積累總和的考查。除此之外,通過語文寫作還可以看出學生語文表達的功底。換言之,閱讀和寫作兩者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關系。因此,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究,從而尋找到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契合途徑:即如何從閱讀中積累寫作材料;如何從閱讀中掌握寫作方法;如何從寫作中反思閱讀方法。
一、從閱讀中積累寫作材料
小學生寫作的語言材料除了自身對生活的客觀描述之外,較為重要的就是運用從自身閱讀學習中所積累的寫作材料。其主要原因是日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是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第一手的語言材料。如對詩句的積累,對精美語句的積累……這在學生日后的寫作練習中都能夠成為第一手的應用材料。而且,從學生知識遷移和應用的角度來講,寫作的過程中對以往閱讀中語言的再次呈現(xiàn)也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和學習語文所具備的良好習慣。接下來,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有一首詩名為《題西林壁》,它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名作。這首詩既是寫景詩,又是蘊含哲理的詩,哲理同時又是蘊含在對景色的描繪中??梢哉f詩人通過通俗易懂的詩句表達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因此,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倘若遇到與該詩意境相關的寫作情景時,都可以引用這首詩。這就能夠使學生的文章生出“花”來。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其中一篇課文是《桃花心木》。這篇散文主要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哲理——樹苗和人一樣,要用有限的養(yǎng)分才能轉化出巨大的能量,才能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文章中“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和“種樹人的一番話……”這兩段話非常優(yōu)美而又富含哲理。通過學生的積累將來都會成為學生較為重要的寫作運用材料。
二、從閱讀中掌握寫作方法
小學生除了通過對文章自身閱讀的學習中有效積累寫作材料之外。其中較為重要還有通過對日常語文教材中課文寫作方法的掌握,進而總結出在以后寫作過程中所需要的寫作方法。這種寫作方法包括文章的結構——總分、分總、總分總;包括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方法——記敘文的“七要素”和敘述順序(正敘、倒敘和插敘),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列數(shù)字……)和說明文的順序(時間、空間和邏輯),散文的寫作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接下來,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中有一篇課文是《桂林山水》。該文是一篇散文,全文寫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點,作者贊美了桂林山水的秀麗。整篇文章運用了“總分總”和“情景結合”的寫作方法,而且文章語言優(yōu)美、詞語華麗,課文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排比句。通過學生對該課文全面深入的閱讀學習,學生可以從中掌握許多有用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其中一篇課文是《各具特色的民居》。該文是一篇典型的說明文,全文主要為我們介紹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文中的句子采用了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因此,學生在寫類似的說明文時,就可以采用這些典型的說明方法。
三、從寫作中反思閱讀方法
如何從寫作中反思閱讀方法。上文我們提到閱讀和寫作兩者之間是互相影響的關系。我們可以從閱讀中借鑒寫作,同時也可以從寫作中借鑒閱讀。在寫作的過程中主要需要學生掌握兩點:一是寫作的思路;二是寫作中的遣詞造句。因此,學生在教材課文的學習中應當注意課文的寫作思路和遣詞造句的功夫。這樣才能使閱讀變得更有效,寫作更加容易操作。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學生在作文的寫作中常常離不開體裁為記敘文的寫作,尤其要求對文中人物的刻畫描寫要逼真生動。
例如,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其中一篇課文是《老人與海鷗》。該文是一篇記敘文,全文主要描寫了老人與海鷗之間感人的故事。文中主要運用了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來刻畫老人的人物形象。因此,學生就可以在閱讀中注意到該篇文章的寫作思路和對人物進行刻畫的描寫方法,并進行語言積累。學生可以采用讀書筆記的方法對該篇課文進行深入閱讀和學習,從中掌握文章的寫作思路以及對人物如何描寫刻畫。
綜上所述,本文從如何從閱讀中積累寫作材料、如何從閱讀中掌握寫作方法、如何從寫作中反思閱讀方法三個方面探索了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契合途徑。當然,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契合途徑還包括其他方面。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何燕.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有效整合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5.
[2]于井鳳.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